農民的進城路:不只一張紙的距離
馮德利

    我們的一生自呱呱墜地起,就和身份緊緊地綁在了一起。久而久之便習慣了,并且人為地對這種原本看不見的東西,加上了感情色彩。雖然城鎮化風生水起,但依然可以說,中國還是個鄉土社會,帶有“農民”標簽的人還占據著大多數。

  說起戶口,或許足夠讓那些農村人抑或是城里人說上一輩子,因為背后有著太多的故事。表面上的不同,就足以拉開生活的檔次。鄉下人,城里人,并不以你的足跡落腳在何地而定論,就單憑戶口簿里那一張紙——“農”和“非農”的記錄,人生的軌跡便從相同的起點被隔離開了。村小學的公辦教師,雖然整天也混跡于鄉村世界,但他吃的是“商品糧”,便有了“城里人”的優越感,在過去可以享受每星期吃一次豬肉的高檔生活。

    不同的戶籍身份帶來的生活差距,在以后的生活中越來越明顯。望著城市里密布如林的樓宇,竟找不到自己的落腳地,讓進城民工傷感。即使蝸居在某個彈丸之地,也得忍受體制差異帶來的苦痛。身體撐不住了也不敢住院,高額的治療費用讓人望而卻步??沙抢锶藚s憑著身份優勢,享受著公費醫療、醫療保險,大額費用被福利政策肢解了,幸福之路在腳下自信地延伸著。而走進城市的農民,依然融不進城市文明。農村孩子想“走出去”,卻邁不動雙腳,因為被太多這樣無形的壓力鉗制著。

  回望過去,是因為眼下的變化讓人有點猝不及防,一張紙的距離原本無比遙遠,如今竟變得近在咫尺。國家出臺新規,要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與“非農”的區別。乍一聽,原本屬于“農”字號的廣大群體該高興了??墒聦嵰膊槐M然。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以賤賣為特征的“人口紅利”逐漸消去,“農”字號的龐大群體漸漸找到了立足于城市的尊嚴和信心,進城找工作不難了,來自社會的異樣目光也越來越少了。最重要的,與“非農”戶口的人相比,家里還有“一畝三分地”等著自己,雖然產出不多,但畢竟留著一塊根據地,心里就有了一種精神上的依靠。當然,還有一種不便明說的原因,那就是每年都能憑那幾畝薄田得到一點種糧補貼,何樂而不要呢?
    這些可能只是“農”字號群體不想改變身份的表面原因,而深究其中滋味不難發現,農民看重的并非那表面的光鮮,而是能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文明之中。曾經一些地方的造城運動,“趕”著農民上樓,卻換來更多的抱怨,因為“腳步”近了,“心”卻遠了,醫療、養老、教育等農民亟待解決的難題始終被懸著,又怎么能讓他們放下包袱邁開大步進城呢?
    改革總在進行之中,習近平總書記的“民生觀”給人以希望。眼下,醫療保障基本實現了全覆蓋,務工人員子女就近入學也將付諸實施,保障房、養老問題正成為各級政府的心頭大事。一件件擲地有聲的民生工程,必將為戶口一體化的設想贏得民意。
    戶口終于要統一了。一張紙的距離由遠而近,直至消失,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過去幾十年的感受,足以讓出身農村的我和我的父老鄉親對它愛恨交織。按照頂層設計的初衷,不久的將來,將有幾億農民成為市民。但我想,不能因為一個本兒的芯換了,就視同城鄉真的一體化了。其實,農民的糾結心態,并不在于那個本兒的“芯”,而是“心”的感覺。只有讓他們真切感受到“心”的歸宿,這張表面看來無異的紙,其內含的距離才算真的沒了。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
熱度
更多>>
  1. 今天,膾炙人口的游記去哪了?
  2. 一個漂亮多了美卻少了的時代
  3. 文壇大家是怎樣“煉成”的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