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錫光,一名普通的80后上海海事員工、一名扎根一線的基層公務員。一心投身于本職工作,積極拓展保障水上安全與防止海洋污染的海事鏈網工程,勇創佳績;一意無私奉獻,12年來默默無聞,參與無償獻血近81次,累計獻血55000毫升。當代社會的職業道德---扎根精神與社會公德---無私奉獻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構建起了當今社會豐滿的核心價值觀。 王錫光同志是上海金山海事處一名普通的青年黨員,今年32歲。說起王錫光的無償獻血,貴在他的默默無聞的堅持12年。 王錫光第一次參與無償獻血是大學里,那時獻血只是一種行動、一種表率,作為大學生參與志愿活動,是一種光榮。慢慢地,行動變成了習慣,表率轉化成了自然,更是一種責任,為家人保留一份血液銀行,為年邁的父母在面對用血時更能表達出赤子之心、孝順之心。 作為一名國家工作人員之后,他看到了單位領導和同事都在積極投入社會志愿活動。他看到了臺胞理事會副會長在無償獻血、看到了退休了的公務員、教師他們在參與社會志愿活動,看到了一家三代人都在從事社會志愿活動、看到了五湖四海的各位同仁,他們都在像自己一樣參與志愿服務活動。他覺得自己的志愿世界并不孤獨,無償獻血的隊伍很龐大。 對于很多人而言,志愿活動很高大,摸不到。但是如果將志愿活動除以4300多天,那么高大的志愿活動就是一件很平凡、很普通的身邊小事。反過來,如果對別人有益、對社會有益小事、瑣事堅持了4300多天,那么就是一件很偉大的志愿行動。王錫光同志就是將平凡的無償獻血堅持了12個春秋,堅持了144個輪回之月,堅持了4300多天。他只做了一件人人都會做的一件小事,但是卻做了其他人不會都做的事情——堅持,不論是在學校、在家里、在單位,他都始終堅持在做一件極為平凡的小事。 截止至2012年12月,王錫光同志共計擁有寫滿獻血記錄的紅色獻血證27本,記錄了他81次的獻血記錄,累計獻血55000毫升,他還是江浙滬三省的應急無償獻血志愿者和全國骨髓肝細胞志愿者。與此同時,他走到哪里,就是將平凡小事——無償獻血堅持到哪里。先后獲得江蘇省無錫市2010年度、2011年度獻血標兵稱號,受到蘇州地方電視臺、金山電視臺的專題報道。通過12年的堅持,他不僅是成為了金山區、閔行區的優秀志愿者,而且獲得了上海市2010-2011年度上海市優秀志愿者稱號,成為了上海市建設交通系統中唯一一名獲得該榮譽的同志。作為一名80后,他還有幸成為了唯一一名入選2012年度中國好人榜的上海公務員。 進入2012年,他已經默默的又進行了4次無償獻血。最近一次,就是在他孩子出世的前一天。問他為何如此堅持。他是這樣回答的:“今天他堅持無償獻血,堅持參與社會志愿活動,反饋給社會,社會也會在明天反哺給他的家庭。志愿者雖然做的無償服務,但卻是一種雙贏,是一種公益投資,堅持越久,投資越大,反饋也就越大?!?(供稿:上海文明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