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商丘順天小區附近的馬路上,5個月來,清晨總有一個50多歲的男子攜妻子以撿垃圾的方式搞晨練。該男子被網友發到網上,并被親切地稱為“街凈哥”。不料,這位“街凈哥”的身份近日曝光以后,卻引發網友的強烈關注和議論——這位“街凈哥”的真實身份是商丘市城管局副局長軒敬杰。(8月8日新華網) 盡管有人質疑軒敬杰撿垃圾涉嫌作秀,但與現在比較時興的機關干部集體掃馬路,邀請媒體報道的習慣做法不同的是,軒敬杰作為城管副局長,五個月以來堅持以撿垃圾的方式晨練,而且攜妻一同參加,這種“秀”堅持下來并不容易。 軒敬杰撿垃圾雖是小事,但也是一堂文明道德示范課。他通過做“街凈哥”這種樸素的方式帶動更多人愛護環境,示范文明,具有導向意義。如果更多城市居民樹立主人翁責任感,主動去做“街凈哥”,對凈化城市環境,營造文明社會氛圍,挽留正在滑坡的文明道德,善莫大焉。 軒敬杰攜妻撿垃圾實際上提出了一個帶有普遍性,但又不被重視的文明道德問題。公共場所講文明、講道德,主動撿垃圾這樣的點滴小事,雖有點小兒科,但反映的是一種文明習慣。誠然,文明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不短的文化積淀過程,但公務員應該是文明習慣的代表與倡導者?!?/p> 當下,我們的物質文明有了長足的進步,社會道德、文明習慣卻難言進步,公務員文明道德素質也不例外。一個人堅持撿垃圾,固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城市環境衛生問題,其他人也未必會這么做,但文明道德行為需要倡導與熏陶。軒敬杰堅持撿垃圾,不僅是在示范文明道德素質,也是在營造文明道德氛圍、向社會發出文明道德倡議。 城市公共空間環境衛生狀況的好與孬,其實是個人文明素質、文化底蘊的重要體現。提高文明道德素質,需要從不亂吐亂扔、從撿垃圾這些平凡小事做起。如果更多人行動起來,城市面貌必然會有大的改觀。(胡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