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鄭州市委副書記、鄭州市代市長吳天君赤腳排澇的照片引起網友熱議。拍攝者稱其在一處積水路口看到有兩人在排水口用手撈樹葉雜物,“湊熱鬧拍了張照片”。對該照片有網友質疑其為作秀,也有部分人表示贊同。鄭州政府回應稱,市領導身先士卒,是各部門學習榜樣。(8月3日 新華網) 吳天君赤腳排澇之舉在網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民眾毫不吝嗇的給了他一個“赤腳市長”的稱號。然而,在網上對他稱贊者有之,冷嘲熱諷指責其作秀者也為數不少。面對網友的質疑,我們表示非常的理解。畢竟,這年頭“作秀”的現象太普遍了。 如今,上至明星、官員,下至普通群眾,大家都喜歡來“秀一把”,表現一下自我,而不少官員頻頻見諸媒體的 “田里插秧”、“山上植樹”之類照片,也大多都是為上電視或報紙而精心“擺的pose”,近來出現的官員“懸浮照”更是讓人哭笑不得,更讓人看到了“作秀”的“魅力”。如此一來,“秀”的照片多了,真實的、富有感染力的照片也便有了讓人質疑的“空間”。 “去某個城市看?!薄衲晗奶?,這句帶有調侃意味的話從南至北,迅速走紅。在這個夏天里,武漢、成都、南京、廣州、北京等多個城市在暴雨過后,積水成澇,交通癱瘓,怨聲載道。在此期間,這么多城市的市長們是否都親臨一線,是否都赤腳排澇了呢?哪怕是“秀”一下也好嗎,至少讓群眾看在眼里,樂在心里,讓大家明白政府在城市內澇問題上還是有作為的。 遺憾的是,這些城市的官員們都沒有這樣“秀”。我們況且不去追問他們不“秀”的原因,先來談談“秀”的效應,如果他們親自做,便會有身先士卒的垂范效應。大家都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果市長都不怕臟、不怕累,帶頭赤腳排澇,那么一般工作人員甚至群眾就會將心比心,大家就不會覺得事不關己了,到了關鍵時刻,我們的干部群眾就能豁得出去、沖得上去,把事情干好。 市長親臨“事故現場”,一線指揮,是職責所在,但未必需要親自動手,完全可以喊工作人員來代勞的。而市長親自赤腳排澇,最直觀的感覺就是他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裝在心里的,而不是掛在嘴邊的,這樣的干部才真正是一名會為群眾干事的干部,黨、國家和群眾才最需要這樣的干部。 公眾戴著“作秀”的有色眼鏡看待干部的活動,其最終目的還是為了讓這些干部們在為群眾辦事上“腳踏實地”,追求的是務實的工作作風。而市長赤腳排澇,是一種責任意識的體現,他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影響和感召力,和那種純粹性的“作秀”是有質的區別。 所以,我們不妨給“赤腳市長”一點掌聲,這既是對吳天君代市長赤腳排澇的肯定,又是對那些“看海城市”市長的一種期待?。ɡ睢∮鳎?/p> 網友宜靜:現在有一種狹隘觀念,一看到官員做一些“出位”的事情就覺得是作秀,我們不應因為少數作秀而否定大多數干部的責任心和工作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