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既是一種精神追求,也是一種實踐智慧;家風的傳承既通過家教傳承,也通過社會教育傳揚;家風的傳播既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也具有空間上的跨越性。因此,我們應該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從四個路徑推進家風建設,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
近年來,“家風”成為人們街談巷議的話題,也成為頻繁躍動于網絡的熱詞?!耙院玫募绎L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不僅是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希望,更代表了億萬人民的共同心聲。
那么,家風如何才能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這與家風的重要性及其傳承與傳播的特性密切關聯。
家風及其傳承與傳播特性
家風是家庭成員共同信奉、共同遵守的道德主張、價值操守、行為規范,以及呈現出來的這個家庭與別的家庭不一樣的風格和氣質。
家風有以下三大特性:
首先,家風既具有精神性也具有實踐性,也即人們常說的既無形亦有形。無形的家風,更多體現的是觀念和意識形態,比如孝老愛親、樂善好施、廉潔自守、謙讓寬容,是一種價值追求。有形的家風往往以文字的方式凝結在可見可讀的家規家訓之中,體現在可規可約的家庭禮儀和儀式之中。這些有形的家風又可以視之為“家教”的一種表現形態,因為看似無形的家風還必須依賴有形的家教方式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先賢非常重視家風,歷朝歷代都有影響深遠的家訓、家規,如《顏氏家訓》《朱子家訓》等,這些不僅是某個家族的精神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的共同經典。
其二,家風的傳承既具有閉合性也具有開放性。所謂閉合性是指家風首先是在一個家庭和家族內部傳承,形成家庭美德的相互影響與代際傳承。北宋大政治家司馬光以 “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為家風;抗日民族英雄、愛國將領吉鴻昌以“做官不許發財”為家風。所謂開放性是指好的家風往往會通過各種社會關系形成的人際網絡傳揚開來,傳遞出去。也就是說,家風不僅在家庭成員之間傳承,也在家庭與家庭之間形成互動,并通過家庭之間的互動與傳播形成巨大的能量場,影響社會風尚。晚清重臣曾國藩“勤奮、儉樸、求學、務實”的家訓家風,就不僅為曾氏家人以及后人代代傳承,也成為當時及后世廣大民眾效仿的典范,而《曾國藩家書》也成為傳播至今的家教經典。
其三,家風的傳播既具有時間性也具有空間性。家風的傳播是一個立體化的社會傳導體系,不拘于一時一地。家風的時間性傳播形成歷史、現實、未來的時間軸,因此家風的傳播不僅要尊重傳統美德,也要賦予時代精神,還要把握未來走向;家風的空間性傳播則面向中國、中華文化圈、世界的地域跨度,因此家風的傳播不僅要立足于推動中國的家庭建設,也要立足于打造中國形象、傳播中華優秀文化。
四個路徑推動家風建設的社會化
對家風及其傳承與傳播特性的認知,有助于我們思考如何“以好的家風支撐好的社會風氣”這個時代命題。
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首先要立足于價值引領。這是由家風的精神性與實踐性決定的。就當下而言,最重要的是必須以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引領。家庭是人安身立命之所,也是道德養成之根,重視家風建設必須高度重視提升廣大家庭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責任感,并以踐行核心價值觀作為新時代的家訓、家規,把家庭打造成踐行核心價值觀的首善之地。同時,還要弘揚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并為家庭文明建設注入新的時代精神,倡導家庭成員做夫妻和睦、孝老愛親、科學教子、勤儉節約、鄰里互助的典范。
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關鍵要抓住重點人群,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這是由家風傳承的閉合性與開放性決定的。一個家庭的家風好壞,首先影響的是家人,進而影響的是社會風氣。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對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至關重要,而廉潔自律是黨員領導干部家風建設的重中之重。我們黨很多老一輩革命家都非常重視家風,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曾透露 “毛家的人不經商、不賺錢” “低調做人、清廉是毛家的家風”;陳毅同志以“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黨與人民在監督,萬目睽睽難逃脫”來警示家人;習近平總書記在談自己成長歷程的時候,也講到良好家風對他的深刻影響。因此,建文明家庭,興廉潔之風,首先要從黨員領導干部做起,所謂“正人必先正己,治國必先治家”,一方面,要嚴于律己,廉潔從政;另一方面,要廉潔當家、廉潔持家,與家人一起共筑抵制腐敗的“家庭防火墻”。
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要強化典型的示范作用。這是由家風傳承與傳播的社會性決定的?!耙娰t思齊”是人的共性,當下之人與當世之事對人們具有最直接的影響力。無數個道德模范的美德事跡感人至深,無數個“最美家庭”的家風故事令人動容。如何通過體制保障使相關推選活動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如何通過機制創新讓道德模范更可親可敬、“最美家庭”更可學可近,需要進一步探索實踐。
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還要注重全媒體推廣傳播。這是由家風的傳播特點決定的,只有把握了家風傳播的時間之軸,才能讓良好家風的傳播更具有時代性,只有把握了家風傳播的空間之維,才能讓良好家風的傳播更具有影響力。近年來,全國婦聯開展的尋找“最美家庭”活動就有效創新了傳播方式,使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創新融合,線上線下有效聯動,實現了載體創新,渠道創新,不僅在神州大地家喻戶曉,也在《歐洲時報》精彩亮相,通過講述“最美家庭”的動人故事,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家庭的文明和諧形象。
家風既是一種精神追求,也是一種實踐智慧;家風的傳承既通過家教傳承,也通過社會教育傳揚;家風的傳播既具有時間上的連續性,也具有空間上的跨越性。因此,我們應該站在歷史和現實的交匯點上從四個路徑推進家風建設,以千千萬萬家庭的良好家風,帶來風清氣正的政風、民風,形成崇德向善的社會風尚,從而以涵養家風來滋育民風,以好的家風支撐起好的社會風氣。(家庭文化、性別文化研究學者 禹燕)
- 上一篇:
-
家是中國人倫理文化之根
已是第一篇
-
家是中國人倫理文化之根
- 下一篇:
-
家庭建設三大要務: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
已是最后一篇
-
家庭建設三大要務: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