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之上,十墓九空”,《洛陽市邙山陵墓保護條例》日前公布 核心閱讀 洛陽邙山,歸葬了歷代上千位王侯將相,形成了中國最大的古陵墓群遺址。大大小小的陵墓“擠”在一起,古人稱其“無臥牛之地”。然而,這些生前顯貴卻幾乎無一能享身后安寧,同古墓歷史同樣悠久的盜掘、破壞早已讓這座地下寶藏“傷痕累累”。 為了保護這座“東方金字塔”,洛陽日前通過邙山陵墓保護條例,將于明年3月1日實施。與之配套,洛陽還將啟動一系列保護與開發計劃。 這些利好,能否讓古墓保護進入“遲來的春天”? 邙山,綿延于洛陽、孟津、偃師三境,背山面河、地勢開闊。據介紹,邙山地區匯集了自兩周至明清各個時期、各種類型的古代墓葬。其中,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邙山陵墓群是邙山地區古墓群的主體,包括東周、東漢、曹魏等6個朝代的帝陵及其陪葬墓群,主要是一些大型封土墓。 據統計,邙山陵墓群占地面積756平方公里,地跨7個區縣,包括20多個鄉鎮,360多個自然村,文物保護區內約有20萬人口。 972座大型封土墓中,僅339座尚存墓冢 “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彼抉R光的詩道出了洛陽的歷史文化積淀。而邙山陵墓群就是歷史最好的“日記本”。但時至今日,邙山陵墓群972座大型封土墓中,近2/3的古墓冢封土已損失殆盡,僅有339座尚存留有墓冢。 “歷史上,邙山陵墓群所遭受的破壞主要來自戰火和有組織、大規模的盜掘。董卓一把火燒了洛陽城,把邙山上的墓也挖了不少,現在邙山上考古發掘有時還能發現一些紅土?!甭尻柺械诙奈锕ぷ麝犙芯渴抑魅螄垒x說。 同時,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的洛陽,自然也就免不了歷史上大小軍閥對于地下寶藏的垂涎,有組織或私人的盜墓也使得邙山陵墓群這座“東方金字塔”傷痕累累?!摆街?,十墓九空”是洛陽人北邙盜墓之盛的形象描述。 在20世紀初,邙山盜墓已呈現高度的專業化、集團化。其間,大量文物流失海外。新中國成立后至“文革”結束,盜墓基本得以遏制。但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邙山盜墓死灰復燃。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的蠶食和侵占,也使其遭受嚴重破壞。 “現在,公眾素質提高了,已經意識到文物對于這座城市真正的意義,千萬雙眼睛盯著文物保護,不能讓洛陽最寶貴的遺產消失在我們手中?!甭尻栁奈锞志珠L劉德勝說。 文物點共9320個,業余文保員僅310人 洛陽邙山陵墓群面積大,區域多,如何“織密”保護網? “條例將為管理提供法律支持和保障。同時,構建邙山陵墓群及田野文物的安全保護網絡,真正意義上實現嚴防死守?!甭尻栁奈锞直Pl科科長楊志偉說。 “嚴防死守”,人力和財力是關鍵。據了解,包括邙山陵墓群在內的文物點(處)洛陽共有9320個。目前全市業余文保員有310名,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墓(冢),做到每一個有封土的墓冢都有人管。在資金來源上,洛陽文物局有爭取國家文物保護專項經費、市縣兩級財政預算和籌集社會公益基金三種渠道。 劉德勝認為,條例的最大亮點是明確了主體責任和對保護范圍的細化,明確了重點區域及相關禁止規定,明確了建設控制帶內基本建設生活生產人性化的發展與保護要求。 “死守”還需要嚴懲。新條例中將盜墓行為描述為“在邙山陵墓群重要墓葬和遺址內擅自采集文物”,規定一經發現處以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并依法收繳非法所得文物。 僅今年6月開展的“2011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就破獲各類文物案件27起,抓獲文物犯罪嫌疑人74人,繳獲各類文物57件。 “馬上又有三項文物犯罪將無死刑了,盜墓者的膽子可能會更大,這也會增大保護壓力?!睏钪緜ビ行o奈。 保護網越織越密的同時,現實還不容樂觀,由于文物基數大,范圍廣,作為最重要的基層防控還是存在力量相對薄弱的問題。同時,盜掘文物定性在尺度上難以及時、準確把握,私人收藏文物與盜掘文物等無法科學界定,也為陵墓群的保護提出了更多難題。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走進歷史深處——《周代禮樂文明實證》評介
已是最后一篇
-
走進歷史深處——《周代禮樂文明實證》評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