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30日電(記者隋笑飛、衛敏麗)感人的畫面定格在這個春天的5月8日。面對失控客車沖向孩子的那一瞬間,一位年輕的女教師沒有絲毫猶豫,一把推開兩個學生,自己卻被車輪碾壓,造成多處骨折,雙腿高位截癱……
張麗莉的名字,瞬間傳遍了神州大地,感動了無數人的心靈。而她,只是我們這個時代平民英雄群體的代表。
弘揚理想的旗幟,凝聚精神的力量。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不斷提高道德水平,繼續為中國歷史書寫新的精神篇章。
“最美”在神州處處涌動
抗擊非典精神、青藏鐵路精神、北京奧運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人民不斷從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不斷賦予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在這個清涼的夏季,平民英雄扮靚“最美”中國——“最美司機”吳斌,在高速公路上,用生命阻止了悲劇的發生,留下讓無數人震撼與感動的76秒和一條筆直的剎車線;高鐵成,北京衛戍區一名普通士兵,當面館發生爆炸時,他三入火場排險救人,被稱為“最美警衛戰士”……
在長江邊大學生們接力救人搭成的人鏈中,在白方禮老人艱難蹬行的“支教三輪”上,在陳賢妹面對無助孩子“救人最重要”的一閃念,在“最帥警察”挺身接住墜橋青年的一瞬間……平凡人的善舉,無不閃耀著“最美”的人性光輝。
盡管,身處深刻轉型的社會,也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件觸動人們的神經。也有人在思考、在發問,我們的道德是否滑坡了?
“不可否認,‘道德滑坡’現象在我們社會局部確實存在,但我們不能由此斷定,中華民族的整體道德水平在下降?!比珖f委員周幼馬嚴肅指出,我們絕不能以偏概全。
中央文明辦專職副主任王世明表示,評價中國人的道德,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從主流上看,應當說,中國人呈現了良好道德風貌。中華民族就是一個有道德、講道德的民族。
我們欣喜地看到,在價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的今天,中國人對道德有著高度的共識。每當出現不道德的事件,人們都給予強烈的批判與譴責。每一次真善美的道德案例,都會在神州大地廣泛傳揚。
- 上一篇:
-
湖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竹山模式"
已是第一篇
-
湖北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竹山模式"
- 下一篇:
-
志愿服務讓城市文明升溫
已是最后一篇
-
志愿服務讓城市文明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