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是個周六,江蘇省射陽縣水資源管理所所長張子來沒休息,而是趕往四明鎮新塘村的“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上班。張子來是射陽縣黨代表,每周六和每月20日都是他的另一個上班時間。 縣黨代表在規定的時間內到鎮、村工作室上班是射陽縣黨代會常任制的一個縮影。2003年以來,射陽縣實行黨代會常任制,做到“縣有聯絡辦、鎮有工作站、村有工作室”。全縣1615名黨代表代表4萬名共產黨員,不僅要在每5年一次的黨代會期間履行職責,而且要在工作站、工作室中與96萬射陽人“零距離”。射陽百姓說,黨代表長年累月跟我們在一起,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從“五年三天”變“五年天天” 村里幾十年沒變過的泥巴路真能“改頭換面”?3個月前,射陽縣千秋鎮振興居委會村民王成兵一直有疑慮?,F在,他的疑慮消失了。7月13日這天,60歲的他放下田里的活,與村民合伙買了一大串鞭炮,要給村里六里河路的整修放“開工炮”?!耙院缶湍茏呱习赜吐妨?!”王成兵高興地說。 2012年4月,村里建起“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王成兵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向工作室的黨代表唐玉花、李秀洋等反映村里“行路難”。唐玉花、李秀洋了解情況后,立即向鎮里反映了這個問題,并爭取到了資金。眼看著希望變成了現實,村民直夸:“黨代表在身邊,民意能直通領導,真好!” 過去,在射陽,5年一次黨代會結束后,大多數黨代表就各忙各的了,被群眾戲稱為“五年三天”代表?,F在,射陽在全縣240個村莊建立了“黨代表聯系群眾工作室”,每個工作室至少有3名黨代表,天天都要了解、跟進村民反映的問題,“三天代表”成了“天天代表”。 在長蕩鎮勝利橋村黨代表工作室內,兩張桌子緊挨在一起,翻開工作室主任、縣黨代表陸木森厚厚的“黨群工作記錄簿”,記者看到記錄的問題密密麻麻,大到“村干部年齡老化”,小到“村里有些狗太大太兇”。正在向陸木森反映今年村里水渠堵塞、灌溉不方便等問題的村民王海榮告訴記者,自從有了黨代表工作室,感覺有了“主心骨”。 話有地方講,氣有地方撒 “過去,老百姓有話沒地方講,有氣沒地方撒,如今設立了黨代表工作室,群眾有了訴求的渠道?!鄙潢柨h委書記徐超道出了實行黨代會常任制的初衷。 《規范土地流轉 保護農民合法權益》這份向縣黨代會遞交的提案,是縣黨代表梁玉東在其定點服務的耦耕堂村走訪調查的心血。近半年來,耦耕堂村的土地價格不斷上漲,參與流轉土地的農戶也越來越多,但由于缺少規范,很多農戶沒能及時拿到足額的補償金,不少鄉親向梁玉東反映這個問題。得知情況后,梁玉東經過3個月的走訪調查,向縣黨代會遞交了這份提案。 和梁玉東一起向縣黨代會遞交提案的還有張俊華。今年夏收,張俊華對口服務的臨海鎮中五村莊稼大豐收,但是他發現,中五村的糧食收購環節太多,農民賣糧的價格還不到市場價的一半。張俊華隨即起草了《切實解決“三農”問題 提高農民收益》的提案,并提出了5條意見。張俊華說:“農民種田不容易,要保證鄉親們汗水不白流?!?/p> “從前只知道黨代表是干部、是領導,但沒想到現在不僅村村有黨代表,而且是天天能見著?!毖篑R鎮藥材村的李鋒州說,黨代表工作室就是個“講話撒氣的地兒”,“無論是夫妻吵架這樣的小事,還是修橋鋪路這樣的大事,他們都管,而且還能管好”。 “黨代表是領頭羊,我們也不能落下” 射陽縣中醫院內科主任陳玉昌3年前當上了縣黨代表,從那時起,每周日的下鄉義診就成了陳玉昌丟不下的“家務事”,在村里的醫護站一待就是一整天,但也無法保證每個病人都得到診療。今年不一樣了,醫院里10多位黨員醫生跟著陳玉昌一塊兒下鄉?!拔揖褪亲隽艘稽c小事,沒想到帶動了這么多黨員,看來只有干實事才有號召力?!边@位48歲的中醫頗多感慨。 在村里,黨代表也有專業技能不足、有心無力的時候。怎么辦?射陽縣規定,從農技、水利、醫療衛生等涉農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抽調800多名各類技術人才組成服務團隊,建好黨代表、聯絡員、志愿者三支隊伍,彌補黨代表專業技能的不足。 如今射陽縣的黨代表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和黨員、專家以及各行各業的志愿者擰成了一股繩?!吧潢栠@么大,憑黨代表幾個人,事情根本忙不完。黨代表做不到的我們來做,幫不到的我們給加把勁兒,老百姓的日子就能紅火起來!”既是黨員又是水稻專家的楊禹說,“黨代表是領頭羊,我們也不能落下,跟著領頭羊,我以后也打算當村里的‘常駐軍’?!?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龍謦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