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樂家在古典音樂節上表演。 印度文化藝術遺產基金會在過去的6年里,每年都在英國舉辦為期4天的印度音樂節,該音樂節的發起人桑迪普·辛格沃爾迪一直被贊譽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發現了推動印度古典音樂發展的金點子”。日前,由桑迪普執導的印度音樂節第一次與其他國家的多場大型音樂會一起列入英國倫敦南岸藝術中心2012年古典音樂演出項目,這意味著該音樂節將迎來至少1.1萬名買票進場的觀眾,其中至少半數是英國當地人。也就是說,這不僅會進一步增加印度古典音樂在海外的聲譽,而且能夠創造實際利潤,可謂“名利雙收”。 當談到為何既能充分展現印度古典音樂這種豐富而復雜的藝術形式,又能迎合市場的需求時,桑迪普認為這6年的“冒險行動”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根本是源于自己對印度古典音樂這種“有著神圣旨意、又能洗滌人心靈的美妙音樂”深深的、不可被其他因素影響的尊重。6年里,桑迪普共把160多位印度知名和民間的音樂家送出國門,送到印度音樂節的舞臺上。 當然,一個海外項目的成功不能僅靠發起人的熱情。事實上,桑迪普和他的團隊在最終決定創辦海外印度音樂節之前,是經過充分準備的。在一段時間的調查與協商之后,2006年,桑迪普終于確定了自己的第一家合作伙伴——英國藝術協會。該協會秉著“為每個人找到自己喜愛的藝術形式”的宗旨,正準備在發掘海外藝術這一個領域大展拳腳。桑迪普的想法與當時英國藝術協會的宗旨不謀而合,于是該協會自愿奉上一筆可觀的資金。事實上,這筆資金構成了印度古典音樂節發起資金的1/3,這也推動了第一屆印度古典音樂節的順利舉行。 為提高在英國的知名度,組委會非常注重音樂節在英國的宣傳。他們找到英國天空藝術集團,與其合作生產300集、每集1小時的高清節目,在天空衛視上定期播出,并通過英國著名廣播電臺BBC的3頻道一直廣播到今天。除此之外,組委會在每屆音樂節之前,都組織演出藝術家宣傳團隊去英國各大城市,主要是高校進行講座,以提高人們對該藝術節的期待。 近幾年來,隨著寶萊塢電影的風起,印度音樂因其美妙而不失神秘的旋律、表演者充滿異域風情的服飾,再結合律動很強的印度舞蹈,已經俘獲了不少觀眾的眼球,印度有許多相關機構想方設法地攻克海內外音樂市場,桑迪普執導的印度音樂節則是其中的成功范例之一。正如印度媒體對桑迪普和他的團隊所評價的那樣:“他們是既深刻了解印度古典音樂內涵,又懂得現代營銷的一支團隊。這讓他們不會像印度的娛樂行業一樣盲目追求表面的華麗,卻削弱了節目底蘊。重要的是,他們創辦的音樂節在這短短的6年里不但沒像以往的印度古典音樂節目一樣逐漸淡出市場,而且還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這無疑要歸功于他們善于借助現代文化產業,并且能夠有效利用相關資源?!?/p> 桑迪普表示,未來準備組織一些英國藝術家去印度實地考察,讓他們更了解印度古典音樂這種藝術形式和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蘊。他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借助英國當地藝術家實現印度古典音樂在英國更大范圍的推廣和傳播。(楊 柳 編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