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認真總結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如何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重大而緊迫的課題。
深刻理解建立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的時代意義及其深遠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黨的歷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實踐證明,對歷史進程的認識越全面,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越深刻,黨的歷史智慧越豐富,對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動。必須深刻認識到,學好黨史、用好黨史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必須切實抓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這一有利契機,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特別是把黨史學習教育中形成的好制度、好做法、好經驗總結出來、固化下來、發揚開來,在制度層面、機制方面進一步健全完善,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歷史認知是歷史自信的重要基礎。建立常態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讓正確黨史觀更深入、更廣泛地樹立起來,讓正史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教育廣大黨員和干部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特別是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從而更加堅定、更加自覺地踐行初心使命,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始終鼓足“闖”的勇氣、激發“拼”的勁頭、保持“實”的干勁,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致力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致力于為人類謀進步、為世界謀大同。
歷史交匯,征程再啟。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就要堅持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指路明燈,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從中察大勢、應變局、觀未來,獲得奮斗不止、精進不怠的動力源泉,獲得明辨是非、破解迷霧的政治智慧,獲得抵御侵蝕、防止蛻變的強大抗體,真正做到自信而深厚、融通而自用、執著而獨行。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加強黨的創新理論學習研究,學習好、理解好、領悟好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的學理、哲理、道理、情理,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更好地以信仰之光引領前行之路、以思想之力凝聚奮斗偉力。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實踐思考
習近平總書記對黨史學習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黨百年奮斗的歷史價值和學習黨史的根本目的、基本要求、科學態度,把對黨的歷史的認識提升到新高度,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1.強化制度設計,樹立鮮明紅色導向。要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把學習教育中一些好的制度固化下來、堅持下去,引導廣大黨員和干部自覺學習黨史、經常學習黨史,做到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常學常新、常學常悟、常學常得。一要健全完善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工作制度。要用好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重要組織形式,抓住“關鍵少數”,推動領導班子、領導干部帶頭學黨史、經常學黨史。要用好干部教育培訓機構,繼續把黨史作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的必修課、常修課,引導黨員、干部經許默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2022.0339思政研究常用黨史滋養初心、堅定信心。要用好學校思政課這個渠道,推動黨的歷史更好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二要健全完善黨史學習教育融入陣地建設制度。要充分發揮教育基地作用,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級融媒體中心等平臺,開展契合基層實際的學習教育活動,推出更多更好的黨史題材作品,引導全社會更好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三要建立黨史學習教育督導考核制度。出臺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制度督導考核機制,對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內容重點、組織實施、指導考核等進行明確規范。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把落實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建設情況、黨史知識學習掌握情況列入地方和單位黨建考核、高質量發展考核,列入干部考核考評和提拔使用,列入黨委巡察和紀檢監督。
2.加大保護開發,盤活豐富紅色資源。紅色遺址遺跡是黨的歷史精神地標,是黨史學習教育的精神富礦。要用好用活這些紅色富礦,加大保護開發,為更多人打開一條了解黨史、觸摸歷史的窗口。一要加大紅色遺址遺跡保護。要充分利用紅色資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提供鮮活豐富的教材,讓其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用之不竭的源頭活水。要進一步加大保護開發力度,特別是要深挖其中蘊藏的波瀾壯闊的革命史、艱苦卓絕的奮斗史、激情燃燒的創業史,形成鮮活的教育資源,讓這些紅色資源成為弘揚革命傳統、宣傳愛國主義精神的重要載體,讓更多人接受紅色文化的“洗禮”。二要加快紅色教材編撰進度。由宣傳、黨史、教育部門牽頭,聯合編發適合中小學生、青年職工、黨員和干部等不同層次的黨史簡明讀本,增強針對性和可讀性。要加大對一些地方黨史事件和黨史人物的宣傳,加強身邊黨史學習,用可信、可親、可敬的革命先烈、先賢人物事跡抵制歷史虛無主義。三要升溫紅色旅游開發熱度。要進一步用好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豐富紅色旅游產品供給,充分發揮紅色教育功能,推出一批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舉辦一系列有特色、有亮點的紅色主題展覽、主題宣講活動。同時,通過挖掘紅色精神內涵,擴大紅色文化傳播,積極創建紅色旅游品牌,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3.深化宣傳普及,厚植深培紅色基因。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中淬煉出的精神品質和優良作風。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對于確保我們黨血脈永續、根基永固、優勢永存具有重要意義。一要擴大宣講范圍。積極開展黨史知識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網絡活動,擴大黨史學習教育覆蓋面。要將經常性的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有形無形的工作生活和學習當中,通過壁畫長廊、滾動顯示屏、景觀小品、短信微信推介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在潛移默化中日益熏陶。二要創新宣傳形式。推行“菜單式”送學、“訂單式”選學工作機制,縣區級層面可制定宣講“菜單”,基層黨組織可根據工作實際和黨員需求“下單”選課,切實提高黨史宣講針對性和精準度。要明確去哪宣講、宣講什么、怎樣宣講,確保宣講人員講得清、講得明、講得準,受眾聽得進、聽得懂、愿意聽。三要活用宣傳載體。加大新媒體、互聯網應用力度,主動接入“互聯網+”自媒體平臺。開展“互聯網+黨史宣講”,在微信公眾平臺開設“黨史微課堂”專欄,把課堂搬到微信、搬到朋友圈,把黨史送到群眾家中、群眾心中。
4.加強隊伍建設,不斷壯大紅色鐵軍。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的黨史學習宣講鐵軍,用情講好黨史故事,用心賡續紅色精神。首先,要加強黨史編研隊伍建設。要從“黨史姓黨、黨史愛黨、黨史護黨”的政治高度,加大黨史系統干部隊伍建設力度,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拓寬視野、廣納群賢,盡快解決高層次、研究型黨史人才不足的問題。其次,要加強黨史宣講隊伍建設。建立專門黨史宣講人才庫,組建“黨校教師+五老隊伍+社會志愿者+百姓宣講員+紅領巾宣講員+文藝輕騎兵+新聞主播”等為主體的多元化宣講矩陣。尤其要注重發揮好“五老人員”閱歷豐、威望高、經驗多的優勢,成立“銀發”宣講團,現身說法講黨史、說經歷、談看法,切實增強黨史學習教育親和力、感染力和影響力。(許默涵 作者單位:南京大學哲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