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文脈潤東甌——浙江樂清書院文化的傳承與新生-中國文明網

千年文脈潤東甌——浙江樂清書院文化的傳承與新生

發表時間:2025-09-10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書院,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特的存在。

  千年古縣樂清,有著厚重而豐富的文化底蘊,歷來興學重教,人才輩出。從北宋熙寧年間(公元1068—1077年)萬橋書塾創辦起,至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的八百年間,樂清創建書院近百所,兩宋時期更涌現出170名進士。

  作為儒者讀書、藏書、著述、講學、會友、論文、吟詩之所,書院在8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保留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記憶,積淀了一方水土的文化底蘊。

  溯書院文脈 承千年古韻

  樂清書院文化源遠流長。南宋狀元王十朋在梅溪書院留下治學印記,其“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長長長長長長長長消”的名聯,至今引人遐思。

  梅溪書院。樂清市文明辦供圖

  梅溪書院作為樂清書院文化的源頭之一,由王十朋于宋紹興十四年(公元1144年)創建。他主張“先器識后藝文”的教育理念,吸引四方學子負笈而至,安徽、紹興、臺州等地求學者絡繹不絕,學風蔚然。這座書院歷宋、元、明、清四代,延續800余年,成為樂清教育史與文化史上的不朽豐碑。

  “聞君書院雁山中,卻在西巖第幾峰。何日青鞋訪靈谷?白云端拜蕩南翁?!毖闶幧阶怨湃宋乃C萃,十八古剎源遠流長,明人朱諫所創的雁山書院同樣流布文脈。

  樂清歷史文化名人朱諫世居瑤岙,自號“蕩南”。創建雁山書院后,其子朱守宣又于院內設七賢祠,祀王十朋、胡彥卿、李孝光、朱?;?、章綸、謝省、謝鐸于其中?!懂T海軼聞》軼錄王光美《游雁蕩山天臺西湖之云間記》載:“過雁山書院,見院門內山木灣環,問之則天柱寺改之也?!?/p>

  虹橋鎮南陽村驪珠書院的發展歷程,更是樂清人文精神世代相承的生動寫照。南陽人杰地靈,崇尚孝善。村內驪珠書院曾名“一葦軒”,由明末處士吳梓擇渚所建,用以興教濟貧。清道光年間,吳氏后人集資重建,取“驪河如珠、書院如頷”之意更名為“驪珠書院”,成為當時十五都文士雅集之所。書院內專設吳鷺山草堂,陳列本地著名詩人、學者吳鷺山作品,承續文脈,弘揚孝道,傳為佳話。

  煥書院新姿 融古今風華

  歲月流轉間,樂清各大書院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運營模式。

  “家在梅溪水竹間,穿云蠟屐可曾閑?!比缃?,在梅溪書院舊址上,新的文化地標梅溪書院已重建完成并向公眾開放。書院與梅溪草堂、王十朋紀念館、梅園、荷博園等共同構成“王十朋狀元故里”。這里秉承“耕讀傳家,晴耕雨讀,窮不丟書”的傳統理念,數百年來,勤學篤行的精神始終滋養著這方水土。其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吸引了眾多學子、家長慕名而來。叩門問學、沃盥凈心、過文樞門、登狀元橋……孩子們在寓教于樂的研學體驗中感受文化魅力,樹立遠大志向。

  雁山書院一角。樂清市文明辦供圖

  《禮記·學記》云:“故君子之于學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苯裉斓难闵綍?,恰如山色溪水之相融,復依次遞進。靜而守其正,取江南書院傳統為內修;動而致其遠,以隨時新裁為應變,團聚天下佳客。

  作為一個綜合型文化活動空間,雁山書院將雁蕩山的悠久歷史、深厚底蘊與當代生活美學相融合,兼具觀山、會友、品茶、訪古、書畫、小酌等功能,成為一家傳播文化藝術與研學一體的禪宋空間。書院內設非遺項目體驗館,匯聚了包括國家級非遺樂清藍夾纈、細紋刻紙在內的多項非遺瑰寶,以及國畫團扇、香道茶道、花藝、國學體驗等特色項目,定期邀請非遺傳承人現場教學,有效推動非遺文化的普及與傳承。2024年,雁山書院獲評“溫州市級非遺美學生活館”和“溫州市級社科普及基地”。

  走進南陽村,沿河而行,白墻黛瓦的驪珠書院倒映碧波。它臨水而居,三面環水,按蘇州園林風格建設,古樸雅致。近年來,在地方政府、村民捐資與社會援助多方合力下,驪珠書院迎來全面修繕與功能更新,現在不僅是游客打卡地,更成為村民聚會、下棋、聊天的“共享客廳”。書院以開放姿態成為鄉村精神錨點,真正實現了從“重修”到“重生”的蛻變。

  興書院雅事 續文化新篇

  今年5月,梅溪書院熱鬧非凡,首屆王十朋狀元文化活動周在此火熱舉辦。狀元書畫展上,一幅幅書畫作品盡顯文人雅趣;舞臺上,精彩表演引得觀眾陣陣喝彩;狀元宴中,一道道特色美食讓人垂涎欲滴。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穿梭其中,打卡體驗,感受著狀元故里的獨特魅力。

  驪珠書院。樂清市文明辦供圖

  近年來,梅溪村依托王十朋狀元故里文化地標,圍繞“訪南宋先賢,傳耕讀文化”主題,創新推出《狀元巡街》《狀元糕制作》《十八歲成人禮》等狀元系列課程。今年上半年狀元系列研學活動共接待學生4000余人次。

  為傳承狀元文化,該村還舉辦狀元宴、狀元尋履研學游等節慶活動,推出狀元巡游、書畫展覽、戲曲演出等沉浸式文化項目,讓市民游客身臨其境感受宋韻文化。據統計,活動周共吸引人流量達5萬人次。這片古老土地正吹拂新時代之風,未來還將深度融合狀元歷史遺跡與傳統農事習俗,引入非遺傳承人教學,打造最具特色的在地化研學體驗。

  “2025溫州市非遺傳承薪火行動暨浙江省非遺工坊聯盟(溫州)交流活動”在樂清雁山書院隆重舉行,活動特邀第十二批市級非遺項目代表現場展演——從白象老酒汗、平陽糖金杏到畬藥香包、浙派古琴,全方位展現溫州非遺獨特魅力。此外,非遺體驗、雅集聚會、藝術交流及團隊建設活動頻頻在此展開,雁山書院已成為傳播雁蕩山水文化、促進非遺融合的重要平臺。

  “虹川大地,孝行綿延。世間百善,以孝為先。父母家國,乃我之天。我輩起誓,共將孝傳……”驪珠書院內書聲朗朗,10名兒童宣讀《虹橋鎮孝行宣言》,起誓行孝。他們接受朱砂啟智,在孝行班學習孝道經典,于吳鷺山草堂聆聽鄉賢古訓,傳承中華美德、弘揚孝道文化,爭做孝道好少年。

  樂清書院薈萃人文,留存典故,歷經千年滄桑而生生不息,正以其獨特的包容性與創新性,書寫著“守望傳統、擁抱現代”的文化新篇,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提供了生動的“樂清實踐”。

  供稿:浙江省文明辦 樂清市文明辦

【責任編輯:林鳳清】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