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藝新生,非遺傳承的堅守與創新-中國文明網

古藝新生,非遺傳承的堅守與創新

發表時間:2025-07-25 來源:中國文明網
字體:
打?。?/a>

  文化遺產見證中華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財富。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不僅承載著千年商貿的榮光,更是一座活著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寶庫。江加走木偶頭雕刻、五祖拳、剪瓷雕、金蒼繡……這些穿越時光的名字,正在一群非遺傳承人的手中,迎來破繭重生的光芒。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市級代表性傳承人黃雪玲的刻刀下,呈現出“一刀一世界”的極致藝術天地。她嚴格遵循古法開坯、定形、雕刻、上彩,每一刀都凝聚著對百年技藝的敬畏。但敬畏不等于固守,當古老木偶戲漸離現代生活,黃雪玲勇敢“破圈”——她將木偶頭元素融入時尚掛飾等文創作品,讓年輕人在會心一笑中觸摸傳統。談起如何讓更多的年輕人了解傳統手作木偶頭,她表示希望讓木偶頭作品貼近生活。

  黃雪玲向小朋友演示木偶表演。受訪者供圖

  “教學推廣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方式,傳統技藝只有讓大家親身來體會來動手學習,才能真正地了解這項非遺技藝的無限魅力?!秉S雪玲說。

  在泉州府文廟的一處靜謐院落,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五祖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曉峰的一招一式依舊虎虎生風。40年習武生涯,他深諳“拳無門戶”之理。面對傳統武術傳承困境,張曉峰毅然打破舊規,主動走進泉州中小學校以及高校,將五祖拳化為趣味體育課。他參與編寫《全國武術進校園試點學校五祖拳教材》,配合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體育局編創了《泉州市中小學生五祖拳健身操》《泉州市南少林五祖拳基礎教程》等書籍,系統整理瀕危拳譜,將口傳心授的招式轉化為標準化教程,讓閩南武術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張曉峰展示五祖拳。杜志鑫 攝

  “把五祖拳編成廣播操,推廣到泉州更多的中小學校里面。結合泉州古城各種文旅活動,舉辦‘快閃’表演,主動走進大家的視野,呼喚更多人一起關注和保護文化遺產?!睆垥苑逭f。

  同樣,“叮當”作響的各種顏色舊瓷片在陳媚媚手中被賦予新生。作為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她以破碎瓷片為筆,剪刀為墨,在寺廟宮觀的脊線上描繪龍鳳呈祥、花鳥爭艷。這項曾高懸于廟堂的“屋頂藝術”,正在陳媚媚的銳意創新中“落地”尋常。她大膽將“剪瓷雕”藝術微型化、平面化,創作出精巧的案頭屏風與文創擺件畫,讓飛檐上的神獸走入現代家居空間。

  陳媚媚和她的作品《富貴吉祥》。杜志鑫 攝

  “我想讓‘剪瓷雕’成為雅俗共賞的一門技藝,讓更多的人重新了解認識雕藝就在我們身邊,用最接地氣的方式來解碼非遺?!标惷拿娜缡钦f。

  金線穿梭,流光溢彩。泉州金蒼繡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林秀清憑借其精湛技藝,于指尖處發力,讓這項被譽為“立體刺繡”的古老技藝,在當代煥發出新生機。她自創“灌棉技術”提高繡藝效率,在傳統戲曲繡袍服飾上延續著華麗基因。她與本土設計師一起,將金蒼繡的祥云龍鳳圖騰繡上時尚手袋、高跟鞋甚至融入現代禮服,讓金蒼繡技藝走上走秀舞臺。泉州非遺館里,林秀清親手展示金蒼繡體驗現場,吸引不少游客駐足觀看參與。

  林秀清展示金蒼繡技藝作品。陳培源 攝

  “利用各種場合,包括研學活動,讓市民游客嘗試體驗非遺技藝,這種零距離面對面的傳授,也是推廣文化遺產的最佳方式之一?!绷中闱逭f道。

  從指尖流轉的木偶頭雕刻,到剛柔并濟的五祖拳;從流光溢彩的剪瓷雕,到金線生花的金蒼繡,文化遺產不再是博物館里的靜態標本,而逐漸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這些實踐正是泉州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非遺保護理念的鮮活例證。在這里,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走進大眾視野,古老物件煥發新活力,文化遺產真正浸潤當代生活脈絡。(記者 林鳳清 姜麗 林杰)

【責任編輯:林鳳清】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