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念好“四字訣” 吹起文明風
接地氣的理論宣講,讓黨的聲音傳進千家萬戶;有溫度的志愿服務,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有營養的文化“大餐”,讓文明鄉風吹遍鄉村大地……這是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泉交河鎮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鎮容鎮貌的真實變化。
自2020年以來,泉交河鎮立足“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工作目標,用“講”“評”“幫”“樂”四字訣,統籌整合文化站、黨群與政務服務中心、文化禮堂等現有公共資源,建成了“有機貫通、標識醒目、體系齊全、活動豐富”的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個,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3個,為全鎮群眾充實精神提供了基礎保障。
“講”理論 黨的政策入人心
“同學們,你們認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怎樣的?”濘湖中學內,“中國好人”陳萍正耐心地引導班里的學生,她也是泉交河鎮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的成員之一。近年來,泉交河鎮面向全鎮范圍抽調黨員干部、專家學者等專業人才,組建了群眾身邊的理論政策宣講志愿服務隊,截至目前,已有成員一百余人。在志愿服務隊成員的努力下,泉交河鎮通過屋場會、板凳會等多種形式,將理論宣講變為常態化。
在林翼故里泉交河,“胡林翼家規家訓”是泉交河獨有的寶貴財富。泉交河鎮將文化傳承與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相結合,充分發揮胡林翼故居(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碑五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等陣地培育作用,結合“胡林翼家規家訓”,開辦林翼講堂等特色課堂,將其延續傳承。2024年,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開展理論宣講十場,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理論宣講一百三十余場,將黨的理論政策傳遞到千家萬戶。
“評”先進 榜樣帶頭樹旗幟
“你看,你要多向紅色紙張上張貼的叔叔阿姨多學習……”奎星村村部外,村干部黃萍對女兒教育道。泉交河鎮推動村(社區)緊跟時代變化,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為村居民樹立行為準則;發揮紅白理事會、鄉風文明理事會等在改革婚喪禮儀等方面的作用,倡導婚事新辦、喪事儉辦、喜事簡辦……通過種種一系列措施,在全鎮形成文明和諧的良好氛圍。
近年來,泉交河鎮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十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同時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片組鄰“三長制”工作,充分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黨員干部和先進典型共同做好模范帶頭作用。在這些黨員干部和先進典型的帶動下,全鎮逐漸形成群眾家家參與、戶戶爭先,開創美麗鄉村建設新局面。
“幫”大家 志愿服務暖民心
在泉交河鎮便民服務大廳,有著這樣一個小箱子,其中藥品、放大鏡等物品一應俱全?!斑@是我們的便民服務箱,我們在里面準備了充電器、雨傘等各類物品,方便前來辦理業務的群眾應急使用。像這樣的便民服務箱,我們每個村(社區)服務大廳都有配備……”黨群與政務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說。
泉交河鎮注重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著力構建以黨建工作為引領、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志愿服務隊為骨干的“黨建+志愿服務”工作新格局?,F如今,社會治理志愿服務隊、扶危濟困志愿服務隊、林翼巡防志愿服務隊等7支隊伍守衛著人民幸福安康。
“樂”群眾 多彩活動促和諧
在泉交河,新松樹橋村率先在全市建成“鄉風文明大禮堂”,內含“文化禮堂”“紅白喜事禮堂”“農耕文化陳列室”等多種文化場館。依托鄉風文明大禮堂等文化陣地,泉交河鎮根據群眾需求,組織優秀電影播映、文藝匯演、廣場舞、體育比賽、技能培訓、法治宣傳、科學普及等活動,同時將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與中國傳統節日相結合,開展了“我們的節日”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樂”民活動,進一步拓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在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文明風尚、傳承優秀民風民俗過程中的作用,將人聚攏過來、把新思想傳播出去。(供稿:湖南省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