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盤榮村:移風易俗“四部曲” 文明新風遍地吹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懷寶鎮盤榮村是以苗族、侗族、壯族等少數民族為主的多民族融合聚居典型村寨,村寨歷來民風淳厚,群眾熱情好客,形成了在“三月三”“四月八”“七月十四”等民俗節日大吃大喝和紅白喜事大宴賓客的風氣。2021年以來,融水苗族自治縣結合少數民族特色,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為依托,以盤榮村為示范,用心譜好移風易俗“組、定、傳、促”四部曲,讓紅白事文明勸導更加“接地氣”,有效遏制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讓文明新風吹遍千家萬戶。
盤榮村鳥瞰圖
方言命名“組”隊伍
“紅白喜事簡單辦,歪風陋習靠邊站,大操大辦大浪費,錢財難找苦家庭,脫貧致富生活好,返貧現象事難料……”“歌嘍”紅白事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志愿者正在以說唱的形式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宣講。
盤榮村以整治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等為切入點,成立了以少數民族方言發音命名的“拉胞拉美”宣傳宣講志愿服務隊、“歌嘍”紅白事文明勸導志愿服務隊、“晶歌”文化文藝志愿服務隊等7支隊伍,并將鄉賢、返鄉大學生、鄉土文化人才及德高望重的村民等吸納進隊伍里,使移風易俗宣傳宣講更加通俗易懂“接地氣”,讓村民愿意聽、聽得懂、能執行。目前,盤榮村共有志愿者167人,每年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宣講志愿服務活動累計三十余場。
摁下手印“定”規矩
“原來村里辦結婚酒要吃3天,花費大、耗時間,主人家也累?,F在只辦一餐,菜品豐富、葷素搭配,主人和客人都很開心?!北P榮村村民韋世剛說道。
盤榮村注重發揮村規民約的約束力,將紅白喜事簡辦納入“十擁護 十反對”村規民約中,讓村民摁下紅手印,并公示在宣傳欄,使移風易俗有據可依、有規可循。同時,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示范作用,村“三委”成員和黨員簽訂“紅白事簡辦”承諾書,承諾帶頭簡辦紅白喜事,在舉辦宴席前需提前向理事會報備宴席情況,統一宴席標準。
通過村規民約把規矩定在事前,讓“新風”吹走了“舊俗”。過去,村里有老人去世后,前3年都需要舉行“攔社”儀式,邀請親朋大擺宴席。定下村規民約后,如今村民都自覺遵守新規定只舉行1次,筵席也由過去的1場宴席至少按5頭?;蜇i的餐標配備,改為了最多1頭?;蜇i與蔬菜的“葷素搭配”,紅白事宴請天數也由3天改為只宴請1餐,形成了“降餐標”“減天數”“改習俗”的盤榮新模式。
志愿者在“小火塘”開展移風易俗宣傳宣講活動。
活用資源“傳”新規
盤榮村依托本村的侗歌協會和舞蹈隊等,對紅白喜事文明勸導進行梳理,編排成侗歌、舞蹈、小品等村民喜聞樂見的節目,在春節、清明節以及“三月三”“四月八”等傳統節日,通過表演、宣講等形式,讓廣大村民聽得懂、記得住、學得透。
同時,盤榮村把村民喜歡聚集的“平安廟”“小火塘”等地打造成身邊的“教育基地”,以聊家常的方式植入移風易俗內容,有效改變原有的陋習。如今的盤榮村,彩禮、宴請人數、紅包禮金等明顯降低,移風易俗觀念已深入人心。
積分兌換“促”文明
“潘慶英作為盤榮村一名黨員,能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團結帶領群眾積極響應村里的新規定、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推動移風易俗等,文明實踐積分排在前列,我們推薦他作為我們村的‘星級文明戶’,大家是否同意?” “同意!”……盤榮村在召開會議對候選人進行評議時,獲得了村民代表的一致認可。
盤榮村文明實踐積分兌換活動現場。
盤榮村積極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將文明實踐積分作為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道德模范、孝賢之家等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結合村規民約制定《盤榮村文明實踐積分兌換標準》,設立文明實踐積分兌換點。通過存積分、亮積分、兌積分,鼓勵村民自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自覺遵守村規民約,自覺將“村里事”變為“家里事”,讓比積分、比文明的良性“攀比”在盤榮村蔚然成風。
如今的盤榮村,盲目攀比、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顯著減少,村民生活發生了可喜變化,形成了移風易俗人人參與、家鄉變化家家受益、文明新風遍地開花的良好局面。(供稿:廣西壯族自治區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