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天津市寧河區菜園村村口,整潔寬敞的街道、綴滿果實的梨樹、競相開放的荷花以及茫無涯際的稻田,一幅美麗的田園山水畫徐徐展開。走進村中,家家戶戶門前懸掛的精美家風家訓牌,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
“說起這個家風牌,里邊還有不少溫暖的故事嘞?!贝逯瘜O連彩說道,“前兩年,區里搞文明創建活動,那會兒正趕上咱們村進行違建拆除、戶廁改造、中心溝清理。一開始很多村民對政策不了解,有抵觸情緒,不太愿意配合工作。后來村‘兩委’商議,組織開展‘立家規 亮家風 傳家訓’活動,給每家每戶制作家風家訓牌,收到很好的效果。村民以家風家訓為指引,家庭更和睦了,鄰里更和諧了,也都愿意配合村里各項工作啦?!?/p>
活動開展后,菜園村村“兩委”動員村內鄉賢和老人,通過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全方位挖掘家風訓語和典型事例。經過三個月的征集,從各家各戶收到了500余條家風家訓,村“兩委”將精心挑選的家風家訓統一制作成小紅牌,懸掛在各家各戶門前。
村民張永珍的兒媳正在照顧嬸嬸。劉志杰 攝
村民張永珍家門前懸掛了四句家風訓語:“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讀書,勤勤懇懇治家”,樸實有力的文字訴說著老人家對嫂子李云珍的平凡守護。十幾年來,即使自己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導致行動不便,但張永珍還是義無反顧地將嫂子接到自己家中照顧。如今,兒子兒媳耳濡目染母親的善行和良好的家風,從張永珍手中接過暖心接力棒,每天往返30公里照料年逾九十癱瘓在床的嬸嬸。左鄰右舍被張永珍一家的事跡所感動,在農忙之余紛紛過來噓寒問暖、打掃屋子?!凹绎L家訓就是做人的準則,我們家會把良好家風家訓繼續傳承下去?!睆堄勒浼拥卣f。
“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是老黨員付恩云家的家風,作為菜園村的老支書,老人一輩子堅守初心本色,心之所向皆為民,素履所往皆為公,在任期間為村民做了很多實事好事。如今,年過90歲的他依然時刻關注村莊的發展,每次村里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都是第一個到場,為村莊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付恩云老人門前的家風牌。劉志杰 攝
“村里給我們做的這個家風牌,別看它不大,但是時間一久對每家每戶都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它教育我們與人為善、守望相助等很多道理,我們在做事前都會先想想是不是符合自家的家風,實際上對我們也是一種引導和監督,現在村里每天都在上演溫暖的事?!贝迕窀洞淝倭钠饋頃r,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家風牌的底色是村莊沉淀下來的文明養成,是歷經歲月洗禮卻又日久彌新、生生不息的守望情愫。如今的菜園村鄰里和睦、民風淳樸、干群和諧,小小家風牌既上了墻、又入了心。立家規、亮家風、傳家訓,帶動了好村風、好民風,打通了自下而上的村莊治理路徑,激發著鄉村振興的精氣神。(供稿:天津市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