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公布了全國5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名單,慈溪市榜上有名。新時代文明實踐是如何在慈溪市生根落地?又有哪些特色亮點呢?一起來看看吧!
堅持頂層設計,描繪文明實踐藍圖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慈溪實際,以“慈文化”地域道德品牌為引領,著眼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穩步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使之成為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互促互補的新載體。
建設過程中,以志愿者為主力軍,以志愿服務為基本形式,實施新時代文明實踐“四雙”工程:創建十大文明實踐品牌,開展十大文明實踐行動;推出百個實踐服務項目,舉行百個實踐活動;孵化千個實踐基地,組建千支志愿服務隊伍;培育萬名骨干志愿者,引導萬戶文明家庭參與。
進一步傳播思想理論,引導市民堅定理想信念;傳播政策法規,引導市民強化法治意識;傳播新風正氣,引導市民提升文明素養;傳播禮儀禮教,引導市民增強文化自信;傳播科學技能,引導市民提高發展本領,使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成為精神文明的加油站、優質資源的匯聚點、鄉賢能人的集結所、市民幸福的歸屬地。
市民幸福體驗日·幸福巴士啟動儀式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健全組織架構,優化文明實踐樞紐
完善組織架構,搭建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等四級組織架構,實現新時代文明實踐有組織,有陣地,有隊伍,有項目,有活動。目前,全市各地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近400個,形成了百姓課堂、文化禮堂、學雷鋒志愿服務站等500余個新時代文明實踐點。
附海鎮東海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授牌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古塘街道道德模范文明傳習隊授旗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逍林鎮水云浦村文明實踐點(云和館)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運用大數據平臺,通過打造文明實踐“互聯網+”平臺,構建“文明實踐清單數據庫”,實現服務資源從“小綜合”向“大綜合”轉變,管理能力從“線下”向線上線下“雙向”同頻共振轉變。
綜合“慈溪發布”“文明慈溪”“慈e家”“慈禮堂”“公共資源文化配送管理系統”“黨員遠程教育”等網絡資源,設置“實踐陣地”“文化藝術”“生活服務”“村民說事”等板塊,整合教育教化、鄉風鄉愁、禮儀禮節、家規家訓、文化文藝、創業培訓等與群眾生產生活相關的服務內容,并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全方位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云”。
組建實踐隊伍,按照群眾所需,組建五大區域志愿服務聯盟,開展五大文明實踐。以五大黨課宣講為抓手,組建了政策宣傳志愿服務聯盟(專家黨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微型黨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圓桌黨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網絡黨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文藝黨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開展“點單式”文明實踐。
坎墩街道黨員干部“亮身份、亮家風”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勝山鎮舉行“我最喜愛的習總書記的一句話”主題演講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以“百姓課堂”為抓手,組建文化志愿服務聯盟(文化志愿服務隊、文藝骨干志愿服務隊、文藝專家志愿服務隊),開展“演藝式”文明實踐。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抓手,組建文明勸導志愿服務聯盟(文明禮儀志愿服務隊、文明巡訪團、文明勸導隊),開展“說教式”文明實踐。以平安慈溪創建為抓手,組建平安志愿服務聯盟(村級網絡員隊伍、平安志愿者隊伍),開展“吸納式”文明實踐。以綠色網絡我先行為抓手,組建網絡傳播志愿服務聯盟,開展“指尖式”文明實踐進機關、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切實滿足不同群體在不同領域的服務需求。
周巷鎮新時代新思想傳習文藝志愿者隊授旗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慈溪市市民文明巡訪團入團儀式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新浦鎮文明交通勸導員志愿服務隊培訓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成立綠色網絡文明講師團,開展綠色網絡文明進校園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豐富活動形式,強化實踐服務功能
暢通文明實踐供需渠道,通過以文明實踐中心制定“菜單”,群眾“點單”,文明實踐志愿者“埋單”的形式,開展鄉村書房、價值觀大講堂、文化走親、“三下鄉”等形式多樣的培訓教育和廣場活動,切實增強市民的凝聚力。
掌起鎮任佳溪村舉行“同框同心·共亮好家風”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掌起鎮“親子閱讀進文化禮堂”學習成果匯演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突出一月一主題,組織26個市級部門以“直通車”形式,開展電影進鄉、文藝晚會、文藝進鄉、高雅藝術、地方戲劇、節慶活動等活動。
慈溪交警開展電影進鄉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目前,已整合市級部門服務項目29項,社會組織服務項目18項,市場主體服務項目8項,如稅務局“陽光穗悅”稅法宣傳、紅十字會“救在禮堂”急救知識培訓等,打通公共文化服務向農村延伸的“最后一公里”,使更多村民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優質服務。
龍山鎮楊高村進行了“安全在我心,親子共平安”主題安全教育活動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創新文明實踐活動載體,提高志愿服務能動性。以“文明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為抓手,推出“3分鐘志愿”“午休志愿”“周末志愿”等項目,引導廣大志愿者利用“固定時間+碎片時段”的形式,開展 “早晚高峰”管秩序、“周末假日”助保潔、“碎片時段”勤巡查等活動,將志愿服務的觸角延伸至生活的各個角落。
文明我先行,斑馬線前的紅馬甲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以著眼群眾、服務群眾為目的,突出“百姓課堂”“一人一藝”等群文項目,組織開展了市級市民幸福體驗日、“聽﹒見慈溪 傳﹒習文明”書香音樂節、農村文化禮堂才藝大賽、相約明月湖主題秀等全域性主題活動,免費開放明月湖公建群、中小學體育場等,較大程度滿足了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今年已配送寧波走書、小鑼書、戲曲表演、茶藝等200多場次服務,受惠群眾5萬多人次。(慈溪文明網)
“聽﹒見慈溪 傳﹒習文明”書香音樂節 圖片來源:慈溪文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