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會吹響尊崇軍人的“集結號”
日期:2019-02-08
來源:解放軍報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深刻指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的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的國防;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是我黨我軍的傳家法寶和特有優勢。土地革命時期,打土豪、分田地,走進農村、扎根人民,新型軍政軍民關系由此誕生;抗日戰爭時期,母親叫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無數戰士血灑疆場,英勇捐軀;解放戰爭時期,淮海戰役,60萬官兵的身后是540多萬支前百姓,戰場上每一顆子彈、每一發炮彈、每一粒糧食都來自他們日夜不斷的輸送。

  走進新時代,如何賡續和發揚這種優良傳統,需要找準接續歷史的坐標,需要開辟清晰開闊的路徑,需要拿出經得起檢驗的實績。

  凡是有遠見的國家,無不把優待軍人作為保持軍隊戰斗力的重要手段。在俄羅斯,人們眼里的軍人是“排在上帝前面的人”,以色列稱國防軍為“國家的精英”。提升軍事職業比較優勢,在全社會營造關心國防、崇尚英雄的濃厚氛圍,是許多國家的共識和行動。

  “最可愛的人”“一人參軍全家光榮”……新中國成立以來,從這些曾經的熱詞中,我們依舊能感受到民眾火熱的愛軍情懷。然而,在和平富裕的今天,隨著戰爭的硝煙已飄散遠去,一些人對軍人職業地位的評價發生了改變,軍人社會地位、價值認同有所“弱化”,一些地方軍人軍屬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有關優撫政策和擁軍法規甚至成了“空頭文件”。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擁軍優撫工作中還有許多不夠完備、不夠周密的矛盾問題。

  尊崇,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既有賴于個體的價值認同,也有賴于全社會的氛圍營造。事實上,軍人職業榮譽從來都不只是部隊自己的事情,它是由國家、社會、家庭、個人共同構筑的“精神長城”。固我長城,就要在全民族、全社會中夯實崇軍尚武的“心靈地基”。

  站在時代的交匯點上,我們必須在全社會吹響尊崇軍人的“集結號”,培塑仰慕英雄的主流價值,打造追求奉獻的精神高地,為改革強軍注入強勁動力和濃濃暖流。與之伴生的,將是軍人使命感責任感的全面提升。

  軍隊和軍人的社會地位,無論是對軍隊,還是對國家、對民族,都將產生深刻影響。令人欣喜的是,關心國防、關愛軍人,如今已日漸成為一種社會自覺。我們需要呼吁的是,對軍人榮譽的維護、對軍人價值的褒揚、對軍人付出的肯定,有些工作完全可以做得再細一些、再實一些,觸角伸得再遠一些。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面對新時代的呼喚,讓我們一起努力,共同創造尊崇軍人的時代風景。(張聯義)

責任編輯:張 青玲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驗證碼          查看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