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為中國夢護航
日期:2017-08-20
來源:光明日報

  【法治中國大家談】 

  六集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從8月18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觀看完第一集《奉法者強》后感覺十分振奮。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并多次闡釋中國夢,激勵全體中國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而不懈努力。法治夢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與中國夢緊緊相連,全面依法治國也將為中國夢的實現保駕護航。

  正如專題片所展示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將“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標志著我國治國理政理念的重大轉變,凸顯了依法治國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屆四中全會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為主題,將建設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法治國家、推進法治“五大體系”建設作為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具體途徑。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國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制度保障。

  首先,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國是人類社會進入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也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基本特征。沒有法治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社會主義,只有堅持依法治國,我們才能跳出“歷史周期率”,實現長期執政,才能夠領導億萬人民奔小康。此外,法治是國家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不僅要成為國家與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要成為保障整個國家興旺繁榮的不竭動力。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法治經濟,只有有效保護個人的人身和財產權益,才能維護社會安定、和諧,激勵人們投資創業,促進社會財富增長,保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其次,全面依法治國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引領和可靠保障。改革和法治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缺一不可。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因為改革必須于法有據,改革的成果需要靠法律確認才能得以鞏固,改革的成果才能受到法律的保護。另一方面,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也需要深化改革,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方略的具體落實,因此,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的決定形成了“姊妹篇”。只有牢牢抓住這兩個方面,才能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再次,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全面依法治國與全面從嚴治黨不是互不相干,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交融,二者統一于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整個過程之中。依法治國首先是依法治權,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要確保國家權力屬于人民、為了人民,就必須要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全面從嚴治黨,加強權力監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這就是把監督制度化、法律化,權力要受到憲法和法律的約束。一些領導干部不僅擔任黨內職務,同時執掌了公權力,因而為了保障權力的正確行使,必須要健全法律,使權力在制度的框架內運行,這也是法治所具有的規范公權的應有內涵。權力的監督只有制度化,才能形成監督的長效機制,不會因時間的推移和人事的變動而發生變化。憲法、法律是保證黨依法執政的依據,黨內法規則是管黨、治黨的依據。只有將法律、黨規有機結合,才能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制度保障,也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我們必須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黨員干部帶頭遵紀守法,社會公眾普遍崇法尚德,將為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作者:王利明 系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 

 

責任編輯:賈 園園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