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省作協名譽主席忍不住發問:如果雷鋒都“太假”,那誰才算高尚 政協委員金永玲說,文化大繁榮,應該著力于整個民族價值觀的培養 “文化大省”、“文化強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這幾個詞近年來頻繁出現在政府報告和媒體上。不過,以往人們總把文化建設和文化產業劃上等號,說起文化,動輒拋出類似100億電影票房的數據。 然而,昨天下午,當省內文化界政協委員們聚集一堂,討論起“文化強省”的話題,所有人不約而同地“拋棄”產業數據,轉而談論起另一個詞:“人文精神”。 也許從“我爸是李剛”開始的2011年,中國人經歷了太多精神沖擊?!八幇说丁?、動車事件、食品安全、佛山小悅悅……整個中國都陷入了深思:文化繁榮,究竟指什么? 如果雷鋒不算典型,那還能樹誰? 昨天,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龔吟怡在主持文化界政協小組討論會時有感而發:“缺乏感恩意識、缺乏敬畏,這個問題在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存在。文化強省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應該是人文精神的建設。今年,中央在號召重新開展學雷鋒活動,在新時期重新詮釋雷鋒精神。一個民族的確要有自己的道德標桿,我們杭州的吳菊萍,有可能被請上春晚的舞臺?!?/p> 一說到雷鋒和吳菊萍,委員們的話匣子就打開了。 感觸最多的,是省作協名譽主席黃亞洲,他寫了一部長篇小說《雷鋒》,卻萬萬想不到竟因此遭人罵。 “不寫不知道,一寫嚇一跳?!痹S多讀者寫信“抗議”,聲稱雷鋒的事跡都是假的,照片是擺拍的,一個才22歲的人就被拔得那么高,說他做了那么多好事,“他們居然說,這樣做很虛偽?!?/p> “甚至現在很多歌里都在諷刺:做了好事要記下來給人看?!秉S亞洲哭笑不得,“我感到很郁悶?!?/p> 黃亞洲忍不住要為雷鋒“平反”,因為他去過雷鋒的家鄉、部隊,采訪了很多人?!拔易约旱母惺?,雷鋒確實是個精神高尚的人,很受大家歡迎,但我覺得臟水不能往雷鋒本人身上潑?!?/p> 但有不少人用所謂的“追求真相”,把這種崇高抹殺了。對此,黃亞洲認為,中華民族歷史上樹起的很多典型,都可以被消解、去崇高化,“現在更嚴重,一說起雷鋒只為他人著想,馬上就有人跳起來說:假!那我想問,今天這個社會,連雷鋒都不能樹典型了,還能樹誰?” 價值觀的培養,才是真正的“文化大繁榮” 關于雷鋒的話題讓眾多委員感同身受,大家紛紛加入討論。 臺州市黃巖區文化館館長沈利亞談到今昔對比:“我們小時候,父母老師教育要助人為樂,向雷鋒學習,但現在我們卻教育下一代:不要多管閑事,否則會惹麻煩。老人跌倒了不敢扶,這變成一個普遍現象?!?/p> 著名畫家何水法講起了親身經歷:“我以前膽子很大。我塊頭大,喉嚨響,路見不平要上去講的。后來別人勸我,不要這樣,知道你是個畫家,人家刀就拿出來了!” “德為藝先,這是我們的傳統。道德和誠信是當今社會最需要的。但我今天也要呼吁,政府應該出臺更多鼓勵政策。例如對見義勇為的人,應該有重獎?!焙嗡ㄕf。 浙江理工大學教授、著名歌唱家金永玲則認為,價值觀的培養要從小抓起,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聯合熏陶。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金永玲看到了當下存在的許多問題:“有的學生做了人流,居然還把發票拿來學校報銷。我覺得這和我們的評價體系有關?,F在我們衡量一個學生,主要是看他考了多少分,而不是他是否能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所謂‘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并不是單純文藝演出大繁榮,而是整個民族價值觀的培養?!?(記者 鄭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