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治”是民治與法治的暫代品
發表時間:2010-12-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青年話題”版近日《依賴和迎合媒體尋找最有新聞價值的身份》一文,講國人過份依賴新聞媒體道是非、求正義,以及更多人被新聞媒體“拋棄”的無奈,于我心有戚戚焉。本人作為一名新聞職業人,手機里就有多條老百姓求助的短信,事涉勞工維權、拆遷等,但我實在是管不了。由此可見民眾對媒體寄望之殷,也足見維權者面對正規渠道的無奈。  

  有人把媒體的這種當下功能稱為“媒治”,意即媒體對社會的治理或管理,被上升到了與“法治”、“人治”相對的高度。出現“媒治”其實并不奇怪,西哲云,“理論是灰色的,生活之樹常青”,當現有體制功能不彰,人們不平則鳴而求告無門的時候,找媒體有時候能夠解決問題,“媒治”就隱然成形。  

  真正令人稱奇的,是體制對“媒治”的接納,甚至對“媒治”形成某種依賴。有些領導很重視輿論監督,有的地方明確規定,被媒體曝光的問題必須有處理、有回復。這些都不過是說明,政府并不希望自己治下百弊叢生、不公不義,但雖然心向往之,而力有不逮。媒體曝光,無非是是非訴諸公論,則政府對媒體的依賴,算得上尊重民意公論、擇善而從。  

  國家治理,無論古今中外,都有賴于公論民意。中國古代有“鄉?!?,老百姓聚在那里議論國事;又有官員搖著木鐸“采風”于四境,了解民心向背。翻開中國典籍,“民心向背”是頭號關鍵點,它體現了我們對民意在政治生活中的價值的認識?,F代所謂民主政治,說穿了就是把“風”直接納入治理的體制之中,由公論定是非,讓民意決定公共管理議程。  

  現在所謂“媒治”,實際是古代“采風”功能的現代延續,它“卷入”治理,但不可能真的實施治理。既然法治、民治不彰,媒體匯集民意,形成公論,供有關部門擇善而從。在這個過程中,媒體構建了一個公共空間或曰“鄉?!?,供人們議論時事,影響公權力的運行?!懊街巍逼鋵嵤峭ㄟ^媒體與權力的聯合,構成法治、民治的一個替代品。  

  但“媒治”不僅暴露了治理模式的缺陷,也暴露了它自身的先天不足:以中國之大,是非之多,媒體容量又極為有限,絕大多數事情都管不過來;很多“媒治”個案都是全國輿論共誅之,始見“治理”之效,意味著巨大的社會成本;輿論在傳播過程中也存在能量損耗的問題;地方權力乃至整個社會都存在“審丑”疲勞,丑聞多了,大家就不以為丑了?!懊街巍弊罱K取決于公權力,而公權力本身權威性不足的問題始終存在,則“媒治”往往見好就收、半途而廢。  

  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這一特征也體現在國家治理中,這就決定了權力內部監督、內部制衡之難難于上青天。解決問題的出路,顯然在于打通權力內外,將民意公論輸入政治這個系統,改變整體權力生態。中國高度重視“民心向背”,幾千年一以貫之,但如何將“民心”納入國家的治理機制中,使之體制化,一直不甚成功?!懊街巍笔且环N體制自我完善的嘗試,也具有鮮明的“臨時性”特征。  

  但“媒治”代表了一個“公民會審”的時代,這個時代已經來臨,它肯定會孕育出與之相應的制度安排。(楊于澤)

責任編輯:項 麗
分享到: 
在線評論
用戶昵稱:   匿名 在線評論選件用戶手冊     請遵紀守法并注意語言文明……
驗證碼:           查看評論
留言文章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341&encoding=UTF-8&data=AABbLQAAAAcAAADsAAAAAQAq4oCc5aqS5rK74oCd5piv5rCR5rK75LiO5rOV5rK755qE5pqC5Luj5ZOBAAAAAAAAAAAAAAAuMCwCFGVEBw3hSxVMDgLVmyKJDowBuddbAhRER9wWgccvqHXwVu-t9iD0i-EgYw..
留言查看地址:http://comment.wenming.cn/comment/comment?newsid=23341&encoding=UTF-8&data=AABbLQAAAAcAAADsAAAAAQAq4oCc5aqS5rK74oCd5piv5rCR5rK75LiO5rOV5rK755qE5pqC5Luj5ZOBAAAAAAAAAAAAAAAuMCwCFGcAjw5yJVcUdqukrXbcCS0ZCbLNAhRNKWR1pnxSvSh1RDg8B68Ut4aIRA..&siteid=7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