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城區文明辦聯合清遠日報社,發出“傳家寶”征集令。網友曬出了各式各樣的“傳家寶”,有人大呼“漲姿勢”,有人玩起“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當然,最主要的是,這些記憶的碎片就仿佛“時光機”,幫我們拾掇起那些遙遠的“清遠故事”。
自行車也有執照
自行車執照
連南某小學要求學生通過考試,取得“準騎證”才能騎自行車上路,前段時間曾引發了熱議。浙江省余姚市橫塘小學對該校年滿12周歲、準備騎自行車上學的學生進行自行車騎行實踐“考試”,也一度掀起波浪。而近年來,天津北辰區、江蘇南京、浙江寧波、廣東順德、四川成都等多地均曾出臺類似措施,要求學生通過考試、取得不同名目的“自行車駕照”才能騎車上路。
以為這是現代人首創?“傳家寶”會告訴你,NO!網友“謝文_Tse”曬出了“清遠市清新縣自行車執照”紅本本,并作出說明:“這個小本子就如同今天的駕照一樣,騎自行車上路必須得隨身攜帶。上世紀80年代計劃經濟時期,購買自行車也需要票,而當時的自行車票幾乎與自行車一樣稀罕?!?/p>
那么問題又來了,網友“陳陳陳巧文是個賴皮”很好奇:“單車有醉駕的么?”
1992年,買糧食也是要定點的
城鎮居民糧食供應證
想到買糧食定點馬上就想到糧票,感覺一下子回到改革開放前?網友“牽風紫絮”曬出了家里的“清遠市清城區城鎮居民糧食供應證”,“別小看這很普通的小本兒,它可象征和記錄著一個難忘的時代”。
發證日期是1992年4月1日。當然,那時候還不流行過愚人節,家住西門街的劉群英也是真的要到北門糧站買糧食。
有小伙伴驚呼:“這就是傳說中的‘吃商品糧’?”據說,在她小時候,“吃商品糧”是對擁有非農業戶口的居民的別稱,是莫大的夸贊,村民夸小孩子出息就說“他長大了是要吃商品糧的!”
當然,說到關于糧食的記憶,怎能少得了糧票?“牽風紫絮”還同時曬出了祖母留下的糧票,有全國通用、廣東省通用,還有廣州市專用。
還記得那各種糧票油票么?歡迎曬出來,和網友一起重溫清遠記憶。
“孔方兄”XX通寶,“孔圓兄”百分之一
“百分之一”銅錢
想起圓形方孔錢,你馬上想到什么?康熙通寶、雍正通寶、開元通寶......總之就是各種通寶?那圓形圓孔錢呢?繼續通寶?網友“hello_溫生”家的銅錢喊話:有點創意好伐?這枚“孔圓兄”身上鏤刻著“百分之一”。
爸爸媽媽在果園里翻地翻出的這枚銅錢,到底是哪個朝代的?于是,大家展開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的游戲。最后,萬能的度娘發話了:百分之一銅幣是法屬印度支那貨幣,自1901-1931年鑄幣。
記者對比華夏收藏網亮出的1926年百分之一銅幣,兩者“百分之一”字樣和銅幣周圍的英文大寫皆保持一致。好吧,原來人家是“漂洋過海來看你”,再想想那個時段的中國近代史,有沒有一種五味雜陳的感覺?
還有網友曬出了50年前的房契,讓一干網友盯瞎了眼:票據上自己拍得模糊,可是,真的好好奇50年前的房價啊!
50年前的房契
煙斗
- 上一篇:
-
中國好婆婆送兒媳清朝傳家寶
已是第一篇
-
中國好婆婆送兒媳清朝傳家寶
-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