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巧云家庭:
紅色家風代代傳
走進菏澤邱巧云的家,映入眼簾的是一摞摞大紅色的鞋墊?!拔夷赣H年輕時一直給紅軍做鞋,老人家去世后,我接過接力棒?!苯衲?0歲的邱巧云出生在一個紅色家庭,姥爺、父母和舅舅都是革命烈士。2009年,邱巧云發動姐妹、弟媳,省吃儉用、起早貪黑,為部隊義務繡愛心鞋墊。超過十萬雙精美的鞋墊在邱巧云六姐妹手中完成,走進山東、上海、北京和新疆等地軍營。
丈夫王建章十分理解妻子工作,默默無私照顧家庭。他樂于助人,發動全家幫助因病致困的同事,一直資助同事家孩子順利完成大學學業?!俺錾诩t色家庭是我們的幸運,也深知傳承紅色家風的責任?!迸畠和醅摫硎?。
孫建濤家庭:
助千名兒童圓上學夢
孫建濤是泗水縣微公益協會會長,自2014年協會籌建以來,他和志愿者們先后發起多個救助項目,走訪村莊549個、家庭4500多戶,篩選出1450多名兒童,并為他們完成救助對接。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都應享有幸??鞓返耐??!北诌@樣的信念,孫建濤走訪調查、材料梳理、建檔立卡……貧困兒童救助工作占用他大量時間和精力,家中事務全部落在妻子身上。妻子曹冉說,“他熱愛公益,我十分理解?!眱鹤訉O慶軒說,“我也要像爸爸一樣,成為能夠幫助他人的人”。
譚瑞霞家庭:
99把鑰匙溫暖百家人
濰坊的譚瑞霞有99把鑰匙,3把鑰匙是別人家的,其他96把自家的鑰匙則送給了別人。
李紅是譚瑞霞家以前的鄰居,患有小兒麻痹癥,生活難以自理。為了方便照顧她,譚瑞霞專門配了一把她家的鑰匙,定期前去收拾屋子、打掃衛生、做飯洗衣。像李紅家一樣的鑰匙,譚瑞霞手里有三把,三把鑰匙背后是三個生活無法自理的家庭。
2008年,汶川發生地震,為了照顧從地震災區安置到濰坊就讀的96名學生,譚瑞霞給每個孩子配了一把自家的鑰匙,為的是讓災區孩子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十年間,譚瑞霞帶著家人八入汶川,三進玉樹,兩上雅安,哪里需要幫助,哪里就有譚瑞霞一家的身影。2013年,“譚瑞霞志愿服務隊”正式成立,開展了關愛空巢老人、幫扶困難家庭、愛護環境等一系列志愿活動。(記者 劉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