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20-09-18來源:龍巖文明網
智能時代,別讓尊老成為一句口號
作者:石瑾杭

  最近,一段“哈爾濱老人被民警從公交車帶走”的視頻在網上引起熱議。視頻中,因為老人沒有手機無法掃碼,公交司機拒絕開車,乘客著急指責轟攆老人,最后,民警在向老人告知規定后,將其帶下了車。

  如今,社會已經進入到了萬物互聯的時代。智能設備、智能系統的日益發達,給社會治理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越來越多的社會事件顯示,在一些智能場景中,老年人群體并未受到重視。因為不會使用、沒有相關設備等,他們成為了“排除對象”,甚至受到旁人的職責和轟攆。尊老與否,關系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而智能化時代中,更應該多給老人一些特殊的照顧、多一些耐心、多一份尊重,讓他們也能感受到社會的人文關懷。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社會越發展,越應該給老人提供便利,而不是將他們擋在發展的大門之外。人口老齡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對老人是否有足夠的尊重和關愛,體現著一個社會的進步。而這位哈爾濱老人的遭遇,其實本可以通過信息登記、幫助其申領等方式靈活處理,但最后還是以“一刀切”的做法,將公交車的車門關閉。從這件事中我們看到,各種智能手段的興起,年輕群體不應該成為其唯一的服務對象,在公共服務中,只有真正將老人等特殊群體考慮在內,在制定措施、確定使用場景時,把普適性和可操作性納入其中,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當今社會對老人的尊重,不僅要體現在硬件設施完善上,更應顯現在各個生活細節中。這起事件當中,除了老人該不該乘車,乘客的冷漠轟攆也成為了網絡討論的重點。因嫌老人耽誤了自己的時間,乘客顯示出了不耐煩的態度,催促其下車,而沒有人想著如何幫助老人,讓老人順利出行。沒有對老人足夠的尊重和關懷,也就沒有社會的文明和諧。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讓他們成為智能時代的遺忘者,這也是智能生活的應有之義。

責任編輯:王欣舒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