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高旅客出行體驗,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計劃自11月12日起至12月中旬,分階段對管轄區段內的其他高鐵線路和動車組列車??寇囌?以及即將開通的鄭阜、商合杭(北段)、徐鹽、連鎮(北段)4條新線推廣實施電子客票。合肥南站、南京南站、杭州東站等第一批45個車站11月12日起啟動電子客票應用實施推廣工作。(11月12日 中國網)
一紙一樹一森林,節約用紙無小事。
“一切都在變,一切都在過渡”,哲學家狄德羅的這句話用在當今工作生活也恰如其實。以紙張為例,近年來我們身邊出現了許多“無紙化產品”,從幾年前興起的電子閱讀,到大家耳熟能詳的“無紙化辦公”、電子購物小票、云端儲存等。不得不承認,“無紙化”是信息時代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今后多種行業自身發展、節約資源的必然趨勢。電子客票作為當代鐵路交通的一項新的“無紙化發明”,亦有此番意味。
無形的車票,反映出有心的服務。從旅客角度看,早在火車票實名制之后,旅客在潛意識里就已經有了“憑二代居民身份證可以進出站”的先入為主。值得一提的是,根據鐵路行業的實際情況和技術支持,我們還不能對每一張車票進行跟蹤。但是,服務總是跟著訴求走。從去年11月22日海南環島高鐵實行電子客票服務試點,到今年7月底電子客票試點進一步擴容,再到如今計劃12月中旬覆蓋長三角所有高鐵線路和動車組線路,這些變化展現出推行電子客票的外部環境正日趨成熟,鐵路部門對消費者的服務誠意也在進一步提高。
一張車票雖然只有方寸大小,但是今年暑運期間,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7.35億人次。如果將這數億張車票換成看得見摸不著的電子客票,僅僅是一個暑期的票據節省,就能保護大面積樹林??梢?,“無紙化”的電子客票擴容是一種環保理念的傳遞,是一種值得大量復制的綠色生活方式。
對比其他交通方式,有相關統計數據表明,如今已有超過30家千萬級機場實現國內航班旅客登機全流程電子化,國內機場通過“無紙化”登機的旅客已超過2億人次。與此同時,前幾年上線的巴士管家APP也正以旅客便利與節約資源為中心,逐步助力公路客運轉型升級。不難看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與節約資源相結合,是企業市場成熟的一個展現。
從硬板車票到紙質車票,從二維碼車票到磁介質車票,再到當下正在擴容的電子客票,火車票從“有紙”到“無紙”的變遷,折射出包括鐵路在內的交通部門服務水平的提高,更體現出科技帶動民眾走向更美好生活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