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時間:2019-09-03來源:成都文明網
莫讓“小惡”腐蝕了“同理心”
作者:傅炫超

  幫助他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懂得體諒他人難處、熱心幫助他人。子貢是孔子的弟子,他曾經請教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說,“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里的“恕”不是指寬恕,而是與現代人們常說的“同理心”內在一致。由此可見,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歷經千年風雨的考驗中進一步得到了傳承與升華。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的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在穩步推動經濟建設的同時,國家還大力開展道德文化建設工作,積極營造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氛圍,對踐行傳統美德的正能量案例進行廣泛宣傳,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進一步提升。盡管如此,我們還是不能避免一些不和諧的音符。 

  相信有不少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歷:在排隊等候檢票時,旁邊突然有人說自己快遲到了,希望能和你協商插個隊。遇到這樣的事,相信很多人都會出于同理心,急人所難而予人方便。然而,不久前一則網上流傳的帖子內容掀起波瀾,大意是說有個網民發帖炫耀自己出門遠行從不排隊,每次都是以遲到為理由“名正言順”地插隊,后面還有不少跟帖者也紛紛炫耀自己的“戰績”。發帖者所炫耀的這種“小惡”現象腐蝕了人們善良的同理心,這些不文明的“小惡”雖未上升到法律層面,卻讓人忿忿不平。這些人的行為丟掉了做人最基本的誠信、擾亂了社會秩序,而那些被過度消費了的同理心,還導致一些人對踐行同理心的態度產生了轉變。筆者曾經有一次目睹了某男子向自稱遲到的求助者回絕說:“你早點來就不會遲到了,自己不上心那是活該?!弊屒笾邿o言以對。 

  這種情況的出現著實讓人唏噓。踐行美德不難,堅持踐行美德不易。我相信這名男子最初并非沒有同理心,或許由于經歷了太多的“小惡”,他踐行了“恕”,其“恕”卻被辜負,最終導致對求助者的信用失去了信心。若不計較得失,尚可平靜待之;若是心態失了平衡,怕是以后再也不愿伸出援助之手了。 

  “小惡”現象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原本出于同理心的讓座變成了被“索座”;水滴籌變成了某些人“因病致富”的工具;好心扶人被反訛……幸運的是,“小惡”并非無法戰勝,不忘本心、堅持踐行包括同理心在內的傳統美德,是消滅“小惡”的最佳武器。堅持踐行美德,就是自己對生活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可以回饋自己、感染他人、溫暖人心。 

  愿每個人都能保持最初的“恕”心,相信隨著踐行傳統美德的人越來越多,這個社會將會更加穩定和諧。

中國精神文明網網站©版權所有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