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讀廣東連州地方史類書籍《憶古論今話九陂》(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我想以書中的兩個小故事做一次推薦。
一個是在九陂龍潭湟川東岸崖壁上的韓愈的千年古詩。
韓愈任唐朝監察御史時,因上書寬免災民租稅,被貶為連州管轄陽山縣令。一天,他乘船夜宿九陂龍潭龍王宮,寫下《宿龍宮灘詩》:“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夢覺燈生暈,宵殘雨送涼。如何連曉語,一半是思鄉?!鼻鍙V東督學史徐琪雇人在兩丈高平整崖壁上,用海碗大楷書鑿刻他抄錄的《韓文公宿龍宮灘詩》。
詩人先以“奔流如激電、浪花似浮霜”的情景,反襯自己的孤苦身世和凄愴心情。半夜醒來后就再睡不著了,為什么呢?一半是思念千里之外的故鄉,還有一半就是“言者有罪”的貶后郁結怨憤。
《韓文公宿龍宮灘詩》
韓愈還為《燕喜亭》寫了堪稱“嶺南散文之父”的《燕喜亭記》。文中“吾州之山水名天下,然而無與‘燕喜者’比?!鼻Ч琶?,不僅使燕喜山景觀成了連州山水之冠, 還震撼中原,蜚聲朝廷上下。
另一個是,中共楊青山武工隊在離龍潭不遠的界灘河道,打了一場智奪敵人30多萬斤軍糧、又擊退敵人反撲的人民戰爭。
1948年11月上旬,中共秘密交通站陳佐唐同志獲悉敵人要水運一批軍糧到廣州,隨后便報告給了楊青山。為了弄準開船時間,陳佐唐對船主假說,有貨要撘運廣州。起航前一天,船主回復有運軍糧的船,但不準搭運,船還要悄悄起航。陳老當即上報楊青山行動。
1948年11月24日,13艘載著30多萬斤軍糧的船進入界灘河道,槍聲四起,埋伏的武工隊員、民兵和近千名群眾齊聲呼吼:“運船靠岸,繳槍不殺!”聲震峽谷,山鳴谷應,押糧的10多名偽保安團兵知道被包圍了,紛紛跳水逃命。駕駛頭船的老艄公,帶頭靠岸。武工隊員分別沖上船表明身份,命令架好上落跳板,讓民工上船挑糧。在武工隊的周密安排下,各村群眾夜以繼日搶運,3天就將30多萬斤米全部運走。武工隊給船工講了革命形勢,寫了收條,給了運費,讓船工高高興興回去了。
5天后,偽保安團300多人前來“進剿”,楊青山、鐘文靖兩支近百武工隊員,加上民兵及界灘一帶基本群眾700多人,早已埋伏在界灘兩岸山上。敵人一進入伏擊圈,就遭到猛烈狙擊,山上石頭如雨點般滾下;峽谷兩岸鑼聲、海螺號角、吶喊聲,與步槍、粉槍、土炮與手榴彈的爆炸聲交匯在一起,把敵人打得昏頭轉向,直到下午4時才進入界灘空村。晚上,敵人又遭到武工隊的冷槍射殺,日夜戒備,疲憊不堪,第3天便黯然撤走。
楊青山武工隊勇奪敵人幾十萬斤軍糧又擊退敵人反撲,得到了上級的獎勵。
鑒于楊青山一生忠于革命,戰績累累,連州市政府已將他的故居定為“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此教育世人。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弊鳛橐幻辖處?、老園丁,我希望更多人能夠善用書中那些看得見、摸得著,親近感和可信度都很高的歷史故事,去教育啟迪學生、諄諄教導少年兒童,讓他們不時思考重溫,進而扣好人生的第一??圩?,把自己磨礪成為社會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