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雜志發表重要文章《堅定文化自信,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文章深刻指出了堅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和文化自信的豐富內涵,“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文化自信是包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有機整體的自信?!?nbsp;
這一系列深刻的論述,需要我們認真思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文化傳承者與創造者,讓文化自信的根更深、枝更繁、葉更茂、果更實。
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我們每個人勢必受文化熏陶,因為生活處處皆有文化,家庭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飲食文化、鄉土文化、網絡文化等等,這些都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國家和社會,并隨著變化衍生出新的文化,這“來來往往”的互動成就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史詩。不難發現,隨著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等文化惠民場館的免費開放,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主動走近文化、探索文化、傳播文化,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過“文化節”、度“文化假”、玩“文化游戲”,文化儼然已經成為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發展進步的不竭源泉,是一個民族最動人的精神底色??v觀我國文化歷史,有一個事實必須承認,曾經一度泛濫的“文化自卑”導致了相當嚴重的“崇洋媚外”,一時間,掀起了“外國事物‘高大上’、本土事物‘矮低俗’”的思想浪潮,人民對國家和民族的自信心受到極大沖擊。導演馮小剛也曾“吐槽”:“許多城市的許多小區、建筑,都取了個外國名字,叫什么加州水岸、普羅旺斯,簡直匪夷所思,反映出來的是文化上的不自信?!边@一現象,直到我們在科技、經濟、文化等各領域取得斐然成績后才得以真正扭轉。成果實屬不易,國人當珍惜之!
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與世界各國文化資源的深度互鑒,以互聯網為載體的高效信息傳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文化寶庫,我們的“文化餐桌”菜品也日漸豐富。學習先進文化是“見賢思齊”,摒棄落后文化是“見不賢而內自省”,二者皆有助于我們更加客觀地認識世界和融入世界。
堅定文化自信,歸根結底是為了實現文化自強。故宮以“網紅”形象再次走進大眾視野,讓文物“活起來”,成為了走心傳承文化的榜樣。央視《經典詠流傳》,用“和詩以歌”的形式將傳統詩詞經典與現代流行相融合,由實力派歌手和音樂人演唱,每一首作品都是精品。此外,廣受關注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等制作優良的文化類節目,也讓更多人重新認識到了傳統文化的美。
春華秋實,歲物豐成。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血脈,是一筆極其珍貴的財富,我們有責任將它傳承下去。實踐也一再證明,只有堅定不移保持文化自信,才能使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真正實現從站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