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源自網絡
一
安史之亂后,唐帝國內憂外患,國運衰微。但文學藝術日趨繁榮,百花齊放,詩壇流派紛呈,奇才輩出。
有“長吉鬼才”之稱的李賀橫空出世,成為這中唐文化之星里最閃耀的一顆。
在“西往秦晉,南連吳楚”的河南昌谷縣(今屬宜陽縣)出生的李賀,從小體弱多病,但有仙風道骨之狀,其詩風繼之者李義山形容為“細瘦,通眉,長爪,能疾書苦吟”。常以王室后裔自居,言必“唐諸王孫李長吉”,頗顯幾分驕態。然至其父,家道早已沒落淪隱,徒增笑耳!但詩人內心是堅定的。比之劉玄德興復漢室之心,岳武穆直搗黃龍,迎回二圣之情。然終歸南柯一夢。
二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十七歲的李賀沒有為高考挑燈夜戰,而是置身于牡丹勝地洛陽,拜謁韓退之。這個文名如日中天像花一樣的男人官拜國子監博士,能得其推薦,進士無憂。
這是個“未若柳絮因風起”的季節,身形消瘦的李賀躬身于門外,兩手如寒冰。
自入洛陽便門庭若市的韓愈此刻“極困”,手持李賀字跡如飛的詩文,惺忪的眼睛顯然要換一副度數大一點的眼鏡,方能看清這狂妄后生的鬼斧神作。屋內的炭火傳來一陣陣熱浪,疲憊的韓愈猛地眼前一亮,顯然眼鏡不用戴了。心中默念著“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從他的口型中分明能讀到“就這樣被你征服”。
這一年李賀十七歲,還看不見十八歲的天空,也不曾入伍,卻寫出了比肩岑參、高適任何佳作的一流邊塞作品。
洛陽大捷的李賀,幾乎是騎著毛驢一路飄回去的,心中敲鑼打鼓奏凱歌,發出了強化王孫意識的最高音。
昌谷的三月,春色逼人。李賀得韓愈賞識,又抱得嬌妻入懷,心情登上此生巔峰。
時間如白駒過隙,弱冠之年的李長吉再次被幸福擁抱。得韓愈、皇甫湜“連騎造門”,達官顯貴造訪放浪形骸的小生,一時間引為美談?;蛘哒f這本是“天才發現天才”的一幕戲劇,伯樂尋到了千里馬,在這個遠離繁華,沒有WiFi的偏僻之地。
一個下馬氣如虹,一個死草生華風。
主客三人,忽視了身份地位,唯才情論,長吉興奮不已,作《高軒過》,“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盛極而衰,天才的李賀此時還不知道,等待他的不過是繁華落盡的衰敗。但此時這個有點神經質的男人目標很堅定,考中進士,重振家族雄風。
人生難免三起三落,可李賀的肉身終究沒能站起來,唯有詩情穿過了歷史,留給后人深思。
三
氣宇軒昂的李賀一路歡歌踏進了長安,以“韓門弟子”為耀,拓展自己的朋友圈。但他不懂得低調,木秀于林,風必摧之。鄉貢秀才目光里寫滿了嫉妒,以避父名“晉肅”諱,指責不能參與進士考試,并向主考官打了小報告。
李賀恨的牙癢癢,啐了一口,小人,呸!
在這個以儒術禮教掌控人的頹廢年代,失去了一位父母官,卻多了一位天才詩人?!拔矣置曰暾胁坏?,雄雞一唱天下白”這是他失意而歸前向吃人的禮教制度發出的吶喊。
西哲說,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卻打開了一扇天窗。無疑,李賀便是注定要走窗戶的這個人。經歷人生第一次失敗,無沮喪無軒昂。冷不伶仃的唱響了中唐好聲音《苦晝短》,“飛光飛光,勸爾一杯酒”。
他直呼劉徹、嬴政,不避天子諱,這是反抗的“雄雞”之音。
回家的路,他就像漂浮的塵土,低垂的頭顱向人生打了個問號,緊接著在中原大地里隱藏在呼嘯的西風中、變形的殘陽里。
這個“失敗”的男人,有疼他的母親,愛他的妻子,還有個秉燭夜讀以備科考的弟弟。家人折柳以待,但等到的不是好消息。弟弟收起了圣賢書,幫母喂豬。蘭花花早已淚如雨下,李賀吞吃不完。
二十歲的男人,很快忘掉了苦楚,在花的世界,詩的海洋盡情施展。
他忘記自己的理想了嗎?可能詩人真的忘記了,這樣的生活是多少有錢人夢寐以求的。那個給他希望的韓愈并沒有忘記,為他謀了一個九品奉禮郎,官階和他父親生前的官階一邊大。
這一次,又是迎面春光,寫滿得意。王室遺孫,韓愈門人。平順的仕途讓他看到未來一片光明,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的巔峰指日可待。
瘦人催肥驢,一步一招搖??蓢@這山悠悠,路迢迢,何時得見官兒帽。
頹唐之王李賀擔任太常寺九品官,“掌君臣版位,以奉朝會祭祀之禮”。敗于繁禮,仕于繁禮,命運何其捉弄。但不管是唱白臉的,還是唱花臉的,他都得卑顏屈膝艱難伺候,為了恩師的顏面強為之。
詩人的苦悶只能自己兜著。頹唐愈演愈烈的黨爭傾軋不休,李賀發出了吼聲“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這個疾病纏身的男人,茍且在太常寺,心卻在遠方,那金戈鐵馬的戰場。
蝸居在長安三載,生活的不如意催生了詩性。名篇《將進酒》想象力驚人,《夢天》先行到死,詭怪無常。有人說,中國詩人親近死亡,李賀稱第一?!独顟{箜篌引》更是綺麗異常,諸神鬼怪悉數登場,用詞無出其右。
茍且生存,離夢想越來越遠,從此“掃斷馬蹄痕,衙回自閉門”。李賀痛苦著,失望著,這個“青春老頭子”在一場小插曲演繹完畢后,病歸昌谷。
這一年是元和八年(813)春,白發蕭蕭的李賀,一次離京比一次更加絕望。春花遍野,詩人憔悴。
“茂陵劉郎秋風客”,頹敗的詩人依附斷壁殘垣,向霸道總裁劉徹翻了個白眼。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杜不能道,毛潤之能解“人間正道是滄?!?。長吉如意否?
失敗的腳步在歸途中顯得很急促。有人說卡夫卡一生失敗,才成就卡夫卡。同樣一生失敗的李賀才造就了跨越千年的李賀。假若進士及第未必能如此。
五
病居家中的李賀還在蠢蠢欲動?!凹荷杓吼B,荷擔出門去”。
他掙扎著走出去了,人生第三次滑鐵盧至此始。
山西潞州(今長治市)恩師的另一弟子張徹請他為幕僚,蘭花花送別丈夫,淚眼婆娑。
此后她便日日折柳,關不住的美目水閘門期盼郎君歸來。終未等到,便陰陽兩相隔。
閑游潞州三年,隨著張徹調離,李賀無了依靠。一路咳嗽不已,及至家中,他的蘭花花墳頭長滿了青草。他沒有哭泣微微笑道“花枝草蔓眼中開,小白長紅越女腮??蓱z日暮嫣香落,嫁與東風不用媒”。
悲夫!芳魂已逝,郎君痛極。
詩人的血吐成一朵朵詩花,開在歷史的清流旁。
公元817年,李長吉年輕的生命戛然而止,27歲含苞待放的年紀,他走進了精神的殿堂。
六
詩鬼李賀擺脫了肉體折磨。留給世界兩百多首鬼斧之作,想象力沖出了宇宙,短暫的生命拉伸了生存的廣度,他會活很久很久。
他可以說是一個世俗意義上的失敗者,仕途不順,家境衰落。但回眸歷史,屈原、司馬遷、陶淵明、魯迅莫不如是,都可謂之失敗者。但誰能夠否定他們實實在在是成功的呢?
“死去何所道,托體同山阿”。這是陶潛寫給自己的墓志銘,面對死亡的豁達成就了閃耀整個世紀的“死亡之歌”。
我們不斷反思自己存在的意義,就是尋找活下去的信念。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是完美的,我們就是一塊塊破銅爛鐵,扔進這時代浪潮里,滌蕩出屬于自己最亮的一面。
我們不斷的尋求安逸歡樂,降低自己直面慘淡人生,直面淋漓鮮血的能力,最終會被更多的痛苦與災難吞噬自己。
信仰被很多人遺棄掉了,身體的探險者很多,精神的探險者鳳毛麟角。
讀李賀尋找自己的存在,收獲的悲歡離合的坦然,“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長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