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日子,太陽出來了,大地有了春的跡象。而此刻,路上車輛稀少,廣場空寂無人,街道靜悄悄的……那是因為,疫情依然嚴峻。
在這個春天,我們都戴著口罩,遵從“不出門”的警示。即便是因為工作需要,我與同事和朋友之間也盡可能地保持遠一點的距離。這不是疏遠,而是因為這是無奈但最科學的選擇。我看不見他們的笑臉,但能讀懂醫務人員、黨員干部、警察、志愿者、所有一線人員,正在用他們的大無畏守護著原本靜好的歲月。對于更多人留在家中“不出門”,以“靜”來支援疫情阻擊戰,我也由衷地感謝。
自由是可貴的。那是因為自由可讓人按自己的意愿延展活動空間??扇缃?,疫情將人困在狹小的房間,令很多人不解。但想想那些在一線奮戰的勇士,關注一下依然嚴峻的疫情,我們需要配合、忍耐、克制、不焦不躁。當疫情關上了我們的房門,我們還可以為自己打開一扇“心門”。
陪伴不懼日夜長。說到虧欠,很多人想到自己最虧欠的是對孩子、父母和伴侶。平時工作忙,以事業為借口將陪伴的虧欠一直欠著。當下的假期,正好讓我們補上這份虧欠。蝸居在家的日子,你會發現孩子不只有調皮,還有聰明的特質;不只感受到父母的嘮叨,還能體會父母健在的幸福;夫妻之間,不完全是四目相對心茫然,而會在不經意間發現對方身上還有那么多令人欣賞的地方。與孩子平等溝通,他們會成為你的朋友;與父母交流,方知父母養育之恩;夫妻之間來一次靈魂伴侶式的交流,也許未來家庭的爭吵會少很多。陪伴,需要時間。眼下的居家隔離時光,豈不該好好珍惜!
在不出門的日子里,我們可以抽空在回憶與思考中,給自己的未來做一個清晰的定位。也許難得的一次暫停,能讓你重新審視走過的路,走進自己的內心,好好思考未來,生活才會過得更堅定而從容。
“心門”一開,天地就亮堂了,就能讓自己與狹小的空間和解、與無所事事和解,并以“不出門”來增援前線的勇士,一起迎接疫情散去后的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