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借出過很多東西。一塊橡皮,一個皮球,一把雨傘。
但是有一個小朋友,他借出的,卻是自己的爸爸。
雖有萬般不舍,安徽界首的孫嘉何小朋友,還是同意了將最愛的爸爸借給非洲小朋友。而爸爸孫鵬,一名前往南蘇丹的中國維和警察,也鄭重承諾孩子:“等保護完非洲的小朋友,他們也有飯吃、有衣服穿、可以上幼兒園了,爸爸就回家繼續保護你和媽媽。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小嘉何,并不能直觀地了解爸爸要去面對什么:喝水要步行10公里,吃飯要和蒼蠅搶著吃,在45度的高溫里全副武裝滿負荷工作,在槍林彈雨中第一時間保護他人的安危,更不要提肆虐的疾病和蚊蟲。每一個到達任務區的人,第一件事,就是填寫一張犧牲人受益表。
害怕嗎?孫鵬說,填家人姓名的時候,心情是復雜的??伤诮o孩子的信中,仍然堅定地這樣寫:“爸爸在抓壞人的時候心中也會有害怕,但害怕本身就是一個膽小鬼,你強它就弱,你進它就退。勇敢地站起來,把畏懼踩在腳下,努力去做,你就成功了?!?/p>
想家嗎?和孫鵬一樣的維和官兵說,在遠渡重洋的維和日子里,最想聽到就是孩子叫“爸爸”的聲音,“那種純真稚嫩的聲音,甜甜的,真的能穿越一切戰火硝煙,直抵你內心最柔軟的地方?!笨僧旊y民營里400多位孤兒齊聲喊出“爸爸”的時候,他們覺得,原來,“爸爸”的呼喚在異國他鄉一樣甜。
其實,這樣的“爸爸”還有很多很多,他們握一握孩子的小手,親一親妻子的面龐,就毅然離開溫暖幸福的家,不遠萬里奔赴異國他鄉,在子彈紛飛硝煙彌漫的惡劣環境中,用忠誠和勇毅,展示大國擔當,用青春和熱血,展示大國風范,用無私和奉獻詮釋大國責任,為維和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和平年代選擇置身危險,我們致敬英雄的無私無畏。而“選擇”理解這種“選擇”的小嘉何們,又何嘗不是另一種無私無畏?!皳氖强隙ǖ?,越擔心,我就越要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教育好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边@是一位維和士兵妻子的想法,也是千千萬萬個英雄家庭的堅持。
去年,在安徽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的大山深處,一名老師帶著兩個7歲的孩子,舉行了一場特別的開學升旗儀式。在這個距離鎮上有七公里路程的教學點,54歲的何榮子是唯一的老師,教了整整37年書的她,最大的愿望仍然是最開始的那一個:“讓她們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看看別人是怎么追夢、圓夢的?!?7年過去了,何榮子堅守著自己的初心,以永不懈怠的使命感,讓一個又一個孩子,走出大山,走上屬于自己的追夢之路。
這樣的堅守,在我們的身邊隨處可見,23年救活千件“死信”的郵遞員、8500次帶電作業“零事故”的電網人,風雨無阻三十年綠化一座山的守林人,基層行醫28載的衛生院長……正是一個個平凡的他們,守護著你我的歲月靜好,正是這一個個敬業奉獻,無怨無悔的故事,勾勒著這波瀾壯闊的時代畫卷。
新中國70年來的輝煌成就,我們每一個人的美好生活,既離不開披肝瀝膽不懼犧牲的英雄與先鋒,更離不開千千萬萬在平凡崗位上奮斗拼搏的普通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新時代造就時代新人。見證著一個個英雄故事的我們,記錄著一個個奮斗人生的我們,又怎能僅僅止步于感動。新時代的精彩,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綻放芳華,新時代的中國夢,每一個你,每一個我,都將是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