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電影的嚼頭

  這是個以票房為主導的時代,這是個動輒票房過億商業大片層出不窮的時代。

  潮水般涌來的大片盡管充斥著華麗鋪張的鏡頭,但又有多少能刷新觀眾的感覺?

  沒有回味,沒有嚼頭,看過即忘,已成常態。

  給我一個嚼頭。這個要求過分嗎?

  當然過分!現在的電影就是一份快餐,奢華的電影院掩蓋不了它大排檔的性質?;◣资I張票與點份快餐有多大區別?快餐講究什么嚼頭?

  在這種大背景下,最近的電影《驢得水》就顯得讓人有點意外。我的意思是說,這是一部有嚼頭有看點的電影。

  也是部票房過億的商業片。喜劇。但與別的喜劇不一樣,在它“不正經”的外套下面,我看見了一副正經的身板,散發出靈魂的體味,而不是司空見慣的虛無。

  我說的“正經”當然不是所謂的主流,盡管這是一部很主流很有主旋律味道的電影——劇中女孩佳佳最后奔向延安,給整個故事涂上了一抹紅彤彤的亮色,我說的所謂“正經”,是指這個荒誕的喜劇能讓人感受到批判的力量。

  不是批判時代和社會——盡管電影也在批判當時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但真正有力度的批判是對于人性的拷問?;蛘哒f,電影故事其實是一把溫度計,測出的是人性的溫度。

  這里沒有必要重復這個充滿戲劇性的故事,隨手一搜,度娘就會告訴你。但度娘不會告訴你故事里頭人性的溫度——關于愛與恨,情與仇,得與失,真與假,美與丑,輕與重,堅貞與放蕩,理想與現實,高尚與市儈,勇敢與懦弱,淳樸與愚昧,自尊與無恥,理智與瘋狂,堅守與潰敗,陽光與黑暗,生長與腐敗,拯救與沉淪……無數相對立的元素,卻渾然天成地交融在一塊,成為那些角色身上的絢麗織錦。這就是人性。

  故事中的每一個人物,都是經典意義上的“典型”,典型的性格,典型的形象,典型的命運。然而這里所謂的“典型”,又缺乏傳統意義上的“鮮明”,劇中除了女孩佳佳,其他角色的“面孔”都不單純,他們的內心都有著陰陽臉般的含混和復雜,讓你既愛又恨,既同情又鄙視,既點贊又吐槽,既心軟又恐懼,既溫暖又心寒。如校長孫恒海,為了農村教育夢,不顧一切來到一個鳥不拉屎、連喝水都要到二十里外去挑的地方,辦學校。為了這個理想,他不惜將一頭驢謊報為一名老師從而冒領薪水補貼學校開支,從而導致一系列荒誕而瘋狂的故事上演,而所有的瘋狂,卻沒有沖破他的理性城池,他的辦學夢始終沒有放棄。又如張一曼,一個新女性,作為老師卻放蕩不羈,母狗似的到處勾引(“睡服”)男人,內心卻始終有著純潔堅貞愛情的憧憬和堅守,而一旦這種憧憬被市儈的同儕裴魁山和愚昧丑陋的銅匠擊碎,放蕩的她終于崩潰,先瘋狂而后自殺……

  在由一個個性格分裂的角色上演的這出荒誕喜劇中,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方方面面,于是電影到頭來成了一面多棱鏡,照出了復雜的人心,照出了分裂的靈魂——不是一個人,一個時代。

  我們都是鏡中人。

  ——這就是電影的嚼頭。

  嚼頭是一種拷問,而拷問帶來的是痛感。

  所以說,這是一部讓人感到疼痛的電影。(廣東惠州 楊振輝)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端午之思 | 紀念的本真 在于把屈原還給歷史
  2. 端午之食 | 艾葉飄香 飄的是鄉愁
  3. 端午之思 | 找尋靈魂自救的"藥引子"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