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抗日電視劇《寒山令》中,蘇州刀會大當家大先生,雖然只是個評彈藝人,卻滿懷愛國之情,殺敵寇護國寶,寧死不屈,讓先生這一形象大放光彩。這一角色安排看似無意卻是有意,因為在中國歷史中,先生一直都是有才學、有品性、有擔當的對國家有貢獻的德高望重者,它代表著中國人最想要成為的樣子。
從字面看,先生即為出生比自己早、年齡比自己大的人。作為稱呼,其由來已久。最早出處,始見于《曲禮》:“從于先生,不越禮而與人言?!毕壬促Y深的教師,被封建社會各朝各代尊稱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便是最早的先生,因為“子”就是先生的意思?!八桔酉壬?、“教書先生”等,讓先生與教師稱謂融合,沿用至今。毛澤東當年為徐特立賀壽時寫道:“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現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將來必定還是我的先生……”,一代偉人對老師的尊敬熱愛之情溢于言表?!短僖跋壬犯且黄桧灐跋壬钡膫魇兰炎?,在魯迅的筆下,藤野先生的優秀品質和博大胸懷躍然紙上。還有蔡元培、陶行知、葉圣陶、季羨林等現代教育學者,都被人們尊稱為先生,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尊師重教優良傳統和美德。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币痪湎壬?,飽含著萬般深情和崇高敬意?!墩撜Z·為政》:“有酒食,先生饌?!毕壬锤感忠?,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隨著百家爭鳴,先生的使用也寬廣起來,這在諸子百家的書中隨處可見?!睹献印罚骸跋壬螢槌龃搜砸??!边@一先生為社會上年長而又有學問的人。如程子對墨子說:“若先生之言,則是不譽禹、不毀桀紂也”。有學問的墨子被程子稱為“先生”?!秶摺ばl策》中說,“先生長者,有德之稱?!贝颂幈砻?,先生是稱呼有德行的長輩。到了明清時期,先生已延伸為有一定地位、學識、資格的人,變成對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的尊稱。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董先生(董其昌)曰:‘ 公(袁可立)才兼數器,心運四慮?!泵鞔亩洳忘S道周的先師主考官袁可立是同年,這里的“先生”仍有傳統稱呼的意義。
到了清末民國時期,隨著西方文化滲入,中國也有了李先生、孫先生等對于普通人的稱呼。其不卑不亢,平平常常,成為民國年間時髦的稱呼,到五十年代初仍然盛行。先生也從最初的狹隘意義擴展到依靠腦力貢獻社會、維持生計的人,如醫生為郎中先生,會計為賬房先生,看風水的為風水先生,如此等等。同時,受英語的影響,把丈夫稱為先生的說法也開始流行,特別是在知識分子家庭。當然,這些先生均是男性。到了近代社會,有才學的女人也被稱為“先生”,像何香凝、宋慶齡這樣的政治家,冰心、楊絳這樣的文學家,以及吳健雄、屠呦呦這樣的科學家等等,人們都尊稱她們為先生。
先生不是三教九流,也不是胡亂稱呼,它的演繹發展,凝結著國人對文化、對道德、對做人準則的高度衡量,它是心懷敬畏、發自內心的敬稱。雖然現今,人們很少使用先生,但先生的品質定性和規格依然在,其讓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尊稱,是錢、權換不來的。(西安 秦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