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鄙頌橛讕煹奈?,讀完《陶行知教育名篇》,產生無數共鳴。
教育的根本意義是應對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將生活中的點滴變成一種教育,那么更豐富了生活的內涵。對于幼兒園的孩子而言,便是在無意識的生活完成接受教育?!?/p>
陶行知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進棺材才算畢業?!彼J為,生活教育應以生活為中心,而不是單靠傳統的書本教學,應將生活中所有素材結合課堂知識而展開教育。書本知識是死的,而人每天的生活是變化的,生活教育是在批判傳統教育脫離生活實際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單純知識教育的對立物?!?/p>
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也是教育的場所。以社會做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增加?!跋壬粦搶=虝?,責任是教人做人;不應該專讀書,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笔前?,老師最最重要任務的是教學生做人,教學生做一個身強體健、品行端正、學識豐富、能力高強的人,教育學生從榜樣的感人事跡和優秀品質中汲取力量。反思自己的教學,作為老師,我們又有幾時在教學中貫穿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呢?
教學中,我們往往忽略了教學相互的快樂,我們忙于完成教學任務,害怕孩子不能將知識裝進腦子里。于是,課堂上滿滿灌輸,頻繁問答,蜻蜓點水式提問......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中不能找到一絲快樂,最終厭倦課堂。其實,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就是讓我們擺脫教學的苦惱,讓我們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讓教育與生活相聯系,學生快樂,老師也快樂。此外,我們不僅要教會學生從“玩中學”,而且自己學會從“玩中教”,把教與學變成一件快樂的事?!?/p>
生活是廣大的,內容無處不在,這也就意味著老師應在教學中多學習,陶先生說“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并不是販買些知識來,就可以終身賣不盡的?!彼自捳f,“要想給學生一碗水,你就得有一桶水”。對于現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一桶水還不夠,作為老師應該要有源源不斷的水。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不斷地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有一眼永遠不干涸的水井。一個有著廣博知識的老師,可以讓教材上的內容變得更精彩、更有趣。而一個不思進取的教師,他的課堂會日漸單調、陳舊,這樣的教師又如何能讓學生獲得快樂與幫助呢?(嘉興 周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