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臉觀正義 任法去私為:歷史上的包公怎么變成“黑臉”
馮德利

紀錄片《千年包公》觀感系列一

  談中國文化,繞不開京戲;提京戲,必少不了包公。自幼就對唱戲不感興趣,卻總能從長輩們的言談中聽到關于包公的戲碼。紀錄片《千年包公》多次呈現戲曲中的包公形象,黑面、肅穆,額頭必有標志性的月牙記。而歷史中的真實包公則是一介白面書生。盡管“肖像滿天下,訛傳嘆失真,剛方不在貌,冠玉自驚人”,包公在真實生活里,面貌和善,但這與他生性耿直、公正無私、執法如山的秉性并無沖突。話雖如此,而何以后人總是有意無意間經過藝術包裝后,把他變成一個黑臉形象呢?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二十多前年,這句唱詞紅遍中國,到哪都能聽到小孩或大人隨口哼哼幾句。這里的“包青天”就是包公,但又不是歷史中的包公,而是匯聚了眾多期盼與理想的精神之化身,成了后人理想中公平正義的代言人,已經由百姓的生活中逐漸被撥離開來,上升到超凡并具有無限能力的神明之身。這時,面貌不再只是生活的符號,不再無所謂,而必然按照百姓內心的意愿凝結而成。于是,“鐵面”形象深深地在百姓心里扎下根來,“黑臉”則是最貼切的暗喻符號。

  我們不必刻意去把臉蛋弄黑,重點是學習他的內在品格,學習他“在其位,謀其政”應然而然的職業操守。在他擔任監察御史期間,身為言官,職位不高,但責任重大,仗義執言不可或缺。雖然言官有進諫進言之職責,但依然有很大的進退取舍余地,對于特別敏感的對象和現象,進言就意味著得罪人,甚至于得罪皇帝。放在今天,一定會被譏笑為不諳世故,不懂人情事理。誠然,處理工作關系非常復雜而微妙,不能一味地就工作而論工作,完全不顧及社會倫理、文化傳統等因素,但包公之所以是包公,他的公而忘私、剛正不阿,是一般人學不來的。而這,正是我們應該從中有所啟迪和思考之處。

  “公生明,廉生威”,在包公身上得到很好的體現。他被同僚冠以“包彈”的外號,可見其彈劾力度之大、頻度之高,令不法者膽寒,讓逾矩者心戚??捎譃槭裁丛谌瞬哦κ?、君子滿朝的宋仁宗時代,他能脫穎而出并安然無恙呢?任法去私使然也。因為“去私”,他才敢“七彈王逵”,為正義贏得最后勝利。因為“去私”,他才敢“唾面皇帝”,迫使皇親國戚張堯佐黯然辭官而去。因為“去私”,他才得以臨難受命,接手無人敢碰的“冷清案”,任其案情如何復雜,只因“去私”,他才能做到無視于皇權的高懸,才能做到冷靜地斷案。

  “任法去私”當然是對執法者的要求,于現代意義而言,更是作為公務員、黨員應當謹記和遵守的自我要求。然而身在社會環境下,能否妥善處置“任法”與“情感”之間的沖突,能否正確把握“任法”與“利誘”之間的平衡,小細節將決定能否守得住初心。面對誘惑和干擾,內心必定起伏甚至于焦灼,或生疑,或愁悶,或迷茫,何以定心?唯有“任法”之理念和“去私”之品格,才能立于百變之中而不亂,才能撥開迷霧守真理。于此,包公堪稱一面鏡子,令后人敬仰,讓我們敬佩。

  在這樣的鏡子面前,可能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時過境遷,時代、環境、文化皆不同,何以遵照?然則非也,以歷史為鏡,固然不一定非得照搬模仿,但可以照見短長,相對之下,現代公職人員面對歷史之鏡,更應當保持虔敬之心。前面有著那么多的前車之鑒,我們又為何不有一點明鑒之覺呢?

  包公是鐵面無私的,同時也在一些人的腦海里留下不知變通、不諳世故的印象。當今社會,我們正步入法治時代,包公的“任法去私”正是當下最應當弘揚的為政之品。勿庸諱言,我們的法治道路還很漫長、曲折,在這樣的特定歷史時期,弘揚包公精神,并以之為鏡,是重塑精神動力。歷史鉤沉,滄桑巨變,而我們依然能夠坦然面對這面歷史之境,在無痕無跡之中,我們是否感受到了來自千年之外的精神洗禮呢?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年終策劃: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車輪上的文明 | 司機 80年代最受歡迎的職業
  3. 企業長盛不衰的秘密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