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無法通過網絡來擁抱和親吻
佟向風

    我不搶紅包也不發紅包,冒著被貼上“無趣”“格色”“矯情”這些標簽,我大著膽子寫下這句話。發紅包搶紅包從2014年開始流行到現在不僅方興未艾,更有大江奔涌不可抵擋之勢。在各種社交媒體里,打個招呼問侯一聲發紅包,增加自己的關注度發紅包,提升影響力圈住朋友發紅包,開心了發紅包,不開心了發紅包……總之,發紅包扮演了敲門之磚萬靈之藥的角色。

  大學微信群成立之初,紅包像暴雨雨一樣時時刻刻傾覆而下,面對鋪天蓋地的紅包我卻淡定如初,即使有人私信提醒快搶我還是無動于衷,最后被大家一致鑒定:老土,不會搶紅包。我認了。其實發紅包搶紅包無非就是快速消融人際隔膜加強有效互動的一種方式,但這種完全以金錢為媒介的互動方式總是少了些人情味。既然要搶肯定要時刻關注群的動態,因為搶紅包也要講究周到,最好不要有失偏頗,捧了這個冷落了那個;搶了肯定也要回發也要關注群的動靜,畢竟自己發了紅包少有人搶紅包或被退回是件有點失面兒的事。而這,都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如果同時經營多個群,那花費的力氣就更大了,還要分得清自己在哪個群搶了多少發了多搶少,畢竟“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亙古奉行的法則。當然,禮尚往來的真理不只表現紅包上,還體現在微信的其他方面,比如“點贊”。

  不知是現代科技滿足了人們本來就具有的強烈被關注求鏈接的渴望,還是人們被關注求鏈接的渴望由現代科技的發展得到激發,總之兩者天才式地相遇。微信自以“強關系”社交工具的面目誕生以來,風行至今已成為人人必玩的軟件之王。上至耄耋老者下至稚嫩少年人人皆微信,微信現已漸離初衷成為秀場和宣傳營銷的樂園。在微信所謂的朋友圈里能看到各種曬,曬才華、曬思想、曬情懷、曬美食、曬美顏、曬上進、曬辛苦、曬幸福、曬產品、曬項目……內容豐富尺度不同,總之一個求關注求點贊求存在感。有用自己的姿態吸引人點贊的,有開門見山求人點贊的,有故意賣關子釣人胃口的……點贊一般有這樣幾種“潛規則”:同等的朋友或同事之間,老好人式地無論誰發都點贊,這樣的人有但較少,而且也不會長久堅持;一般人都遵循你來我往的原則;下級對上級你來我往原則不適用,下級永遠給上級點贊,上級則非常謹慎給下級點贊,因為上級的點贊約等于對下級的表揚。

  不管是發搶紅包和還是互相點贊,本質上都是期待著通過這種便捷的方式來增進朋友或同事間的友好社交關系,但實際效果卻往往差強人意。如果說微信里的贊美和紅包使自己感覺混個臉熟感覺不錯的話,那么這種熟悉是非常廉價而且不會產生真正的資源價值和情感價值。人際之間的心理距離并不會因此而發生有效性地改變。因為社交平臺里的表情再豐富也抵不過面對面的一個微笑,“擁抱”得再多也不及實際接觸時的一次對視一次握手。語氣語調、目光姿勢這種全息的、面對面的交流,會在我們大腦中引發同樣的神經活動,使我們可以在某一時刻立即獲得共同的感受,使我們產生共同分享這一時刻的美妙感覺,這種被稱為“移情共鳴”的交流方式,只能發生在彼此真正面對的氛圍里,比如微笑這種對于人類來說最具感染力的資源,也只有在彼此面對時才會產生無法阻擋的親和力,畢竟人們是無法通過網絡來擁抱和親吻的。

  曾有人說,生活的意義主要來自于我們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高質量的人際關系是幸福感和成就感的主要源泉之一。和諧的人際關系就像是情感維生素一樣,使我們從中獲得渡過難關的力量和日常生活的滋養。因為在媒體工作的關系,總是有邀請我加入微信群的信息,為了使自己顯得不那么格色,我都選擇同意入群,但會做一個絕對的潛水者,從不在任何一個群里活躍,也很少關注群里的信息,因為我知道在群里折騰出再高的浪花,沒有真實空間里的交流和鏈接,我們永遠成不了對方的“他”或“她”,而只能是“它”。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年終策劃:一言一瓦 聚沙成塔
  2. 車輪上的文明 | 司機 80年代最受歡迎的職業
  3. 企業長盛不衰的秘密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