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媒體失去人文關懷
周成洋

    2014年的暑假有些不太平,每過幾天便能看到女大學生失聯的相關消息:女生失聯,家屬痛苦,微博尋人,網友接力,公安系統調查,等待——希望——等待……另一方面,媒體展開火力集中性地大面積報道,在灰色情緒渲染的社會氛圍下,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引入眼簾,也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究竟是現在的社會太危險了,還是女大學生太容易被傷害了。

    根據統計,自重慶女孩高渝搭錯車失聯遇害事件以來,一個月來至少發生了26起(28位)女性失聯事件,那么這個失聯的概率又是多少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次人口普查,全國總人口1339724852人,28位人員失聯的概率是0.000002089981%。若只是單算女性的失聯概率,則這個數字要往上升升。根據女性人口占全國總人口48.73%的比例看,這個概率也不過是0.000004288901%??梢钥吹贸鰜?,女性失聯是一個極小概率的事件,那為什么我們會感覺整個暑期都被“女生失聯”這幾個字眼給霸占了?

    這其實和媒體高密度的報道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媒體利用多種傳播媒介使得信息在傳送過程中被放大,加速和擴大了社會傳播效果。舉個例子,就如你在山頂往下扔了個小雪球,隨著雪球滾動的速度加快,雪球也會越變越大,質量增加的雪球同時又加快了其滾動速度,直至落到平面。負面消息亦是如此,會經由媒體這個放大鏡再傳送到受眾那里去,這未必是說媒體扭曲和夸大了事實,應該歸結于媒體集群性報道和傾向性引導誘發了負面炸彈的爆炸。就像滾下的雪球一樣,小雪球依然在里面,但它卻被更大的雪球包著。雖然這不是你一開始就扔下的那個雪球,不過若和其他人扔下的雪球滾動一起,那就很可能引發一場雪崩。

    媒體無疑就是那個扔雪球的人,不厭其煩地對某一類負面新聞做報道,不僅會加劇公眾的恐慌情緒,也讓新聞道德底線不斷滑坡。緣何?新聞報道應該秉承一種客觀公正的,對新近發生的事實或者是新近被挖掘的情況做梳理,應該盡量避免報道被主觀情緒干擾亦或是讓假性成分有機可乘,倘若媒體能梳理下在近期所發生案件中女大學生失聯案件所占的比例,可以讓受眾理性認識生活環境的安全與否,對社會治安的安全程度才能做出一個全面的評判。

    在這里可以提下中國純文學雜志(詩歌類除外)的境遇,在市場化的當今,很多純文學雜志并沒能跟上市場的步伐,走向市場就意味著拋棄純文學成了許多從業人員的心病,銷量好的大型純文學刊物每期也不過才10萬份,但是更多的只有一兩萬份,且那也是極佳情況了。他們不想拋棄自己的格調以迎合普通人群的閱讀習慣,自身又不懂得市場化運營,這就導致了純文學衰敗的這一既定事實。對于媒體而言,有了關注就意味著報紙銷量會上升,意味著網站流量會增加,更是意味著廣告收入的增加,這也體現了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媒體行業,新聞道德和價值的削弱,因為大家追求的大多還是那個效益。這勢必就導致了一些媒體熱衷于追逐負面新聞。

    誠然,公眾有權知道真相和事實,了解身邊發生的“惡”也有利于人們保護自己,而且人天生有著獵奇心理,千奇百怪的負面新聞無疑最有看點,也最能滿足受眾好奇心,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媒體要一味迎合。在追求高瀏覽量的驅使下,一些媒體連篇累牘的報道負面消息,詳盡描述新聞細節;在媚俗心理的驅使下,公眾媒體失去了本該有的人文關懷,不斷的負面報道對新聞當事人造成二次傷害。有學者指出,我們的媒體如此下去將進入一個粗鄙的時代。 

    一些新聞網站為了吸引訪問量,不放過任何一條吸睛性的新聞。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中國式的新聞閱讀儼然成為了低下口味的“獵艷”。類似“女大學生失聯”的社會民生新聞于普通公眾而言,無疑和他們的生活最為貼近,最能給他們討論和想象的空間,所以報道刊載此類新聞對于媒體來說,是既安全又劃算的做法。

    其實媒體對負面新聞進行集群性報道,還會對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在冷靜到有點刻薄的媒體“宣傳”下,除了媒體和讀者“得利”外,當事人及其家屬等同是再次忍受了不堪過往的煎熬,這顯然是沒有顧及到受害者的痛苦。在此,新聞媒體應該擔負起引導社會正確輿論導向的責任,不可為獵奇而獵奇、為吸睛而吸睛。負面新聞造成的集群現象令人擔憂,媒體從業人員必須對此引起警惕,不可再利用社會公器過分報道這些會造成社會恐慌情緒的事件,這樣還可能會造成人們錯誤估計事實發生的頻率,出現扭曲事實的情況。關于負面新聞,新聞工作者更要堅持社會公共秩序底線、公民合法權益底線、信息真實性底線與道德風尚底線。

    媒體的存在,本身就代表著一種監督權力,但要是這種監督權力也被新聞從業人員濫用的話,其監督的質量必然就大打折扣,這也必然違背媒體行使監督權力的初衷。作為共存于一個社會體系下的我們,無疑也有責任對媒體進行監督,除防止新聞敲詐、索賄惡劣事件的發生外,也要在平時監督新聞媒體對負面新聞的報道立場和角度,為了防止負面新聞集群性報道的再次發生,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大對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的培養,完善相關的民眾舉報和對違規人員的懲罰措施。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老實人小像
  2. 他們說:俄羅斯街上的"破車"跑得快
  3. 今天,舀一口苦難溫養我們的愛國精神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