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需要信仰驅動,社會需要價值導航,國家需要精神引領。發展紅色旅游是加強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也是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抓手。
剛剛過去的十一小長假,全國各大紅色景點正迎來旅游熱潮。中國蓬勃發展的紅色旅游新增了許多“時尚元素”:智能導覽、趣味闖關答題、互動微游等吸引了眾多年輕人主動探索發掘紅色文化和歷史。沉浸式的紅色旅行體驗,讓游客從歷史的“旁觀者”變成了“參與者”。
紅色旅游,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和戰爭時期建立豐功偉績的紀念地、標志物為載體,以其所承載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為內涵,組織旅游者開展緬懷學習、參觀游覽的主題性旅游活動。如何在兼顧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效益的同時,尋找到紅色旅游新時期的新方向、把準紅色旅游新時期的新戰略、明確紅色旅游新時期的新要求,成為推動紅色旅游經久不衰,走向新輝煌的關鍵。
今年初發布的《2018年全國旅游工作報告》顯示,近三年來,全國紅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計達34.78億人次,綜合收入達9295億元。從今年前幾個月的數據來看,旅游人數仍保持高速增長。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偏中老年游客為主要消費群體的紅色旅游,現在受到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青睞,紅色旅游正成為旅游產業的一個重要板塊。
針對紅色旅游參與主體年輕化的發展格局,紅色旅游景區要將自身的紅色文化與美食、體育、科技、動漫、電子競技等現代化元素進行探索性的有機融合,從而更加直觀、有趣、有效地傳播紅色旅游背后的主流價值觀。要充分認識到“旅游+”是壯大紅色旅游的重要發展方向,紅色旅游需要在與時俱進和不斷融合的過程中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價值認同是文化認同的前提。在年輕人、移動互聯網和文化創意日漸成為社會生活主流的今天,“紅色旅游+影視+鄉村旅游”“研學旅游”模式帶動了紅色文化傳播。用年輕人聽得懂也愿意聽的語言,在新時期講述好紅色故事,通過細致、真實、鮮活的言行去打動人心,強化了歷史文化的認同,讓廣大青少年有了獲得感,形成了民眾價值共識和情感認同。
同時,培育紅色旅游主題產品體系,構建紅色主題的餐飲、娛樂、購物等系列產品及品牌,大力推動紅色旅游和觀光旅游、文化旅游、鄉村旅游、休閑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產品相結合,形成以紅色旅游為主題、形式多樣的復合型旅游產品和線路,增強其吸引力和競爭力,實現產業化發展。
隨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不斷深入,人民群眾對于思想、精神產品需求旺盛,紅色旅游正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大歷史機遇期。紅色旅游寓教于游,怡情養志、益德益智,是實實在在的心靈之旅、精神之旅。實踐證明,發展紅色旅游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推進了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大眾化、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