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章(1878—1966),自貢榮縣人,我國著名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和語言文字學家。他幼年喪母,少年喪父,20歲離鄉參加革命,為尋求救國救民的革命真理,他先后輾轉日本、蘇聯、法國、英國、新加坡等國,歷經艱險,英勇不屈,為后人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壯麗詩篇。60多年前,他寫給妻子游丙蓮的祭文----《哭吾妻游丙蓮》即寄托著對妻子的哀思,其情其感至今仍令人催之淚下。
“我哭丙蓮,我哭你是時代的犧牲品,我們結婚有五十年,我離開你就有四十四年。為了打倒帝國主義的壓迫,專制政治的壓迫,社會生活的壓迫,在一九三O年正月,我離開家庭到日本,隨即參加革命。家中小兒啼饑號寒,專賴你苦撐苦掙,雖然無米無鹽,還要煮水烹茶,使炊煙不斷,以免玷辱家門。由于你的克勤克儉,使得兒女得以長成,家庭免于貧困。滿以為革命成功,將和你家園團聚,樂享太平。料不到四十年來,中國革命前途雖然走上光明,而迂回曲折,還有一段艱苦的路程,你既沒能享受時代的幸福,又沒能享受新時代的光榮。別我而長逝,成了時代的犧牲品,能不令人傷心?!?/p>
1896年,吳玉章與妻子游丙蓮結婚?;楹?,繼續自己的求學之路。1898年,正在旭川書院讀書的他,得知光緒皇帝下詔變法維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以為中國可以由此得救了。他聯合一些志同道合的青年,到處宣傳新政,被當時的守舊分子稱為“時務大家”?!拔煨缱兎ā笔?,使他深刻領悟到,要救中國,改良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必須尋找新的革命道路。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讓他徹底感到了絕望和痛心。1901年,他到威遠求學,并參加科舉考試,落第后又到瀘州經緯學堂學習,因不滿期其腐敗的學政,憤而棄學回家。接二連三的打擊,迫使他決定走出國門,尋找救亡圖存的道路,1903年春,他掛帆東渡日本,從此,他與妻子游丙蓮開始了長達44年的分居生活。
游丙蓮為吳玉章生育有一兒一女,兒女出生到結婚都是游丙蓮一手操持,兒子吳震寰秉承父母勤勞耿介的天性,十七歲離開母親,參加“五四”運動,十八歲赴法國留學,先后在法國、蘇聯工作十二年,抗戰時期回國長期從事國家水電事業。女兒春蘭中年喪夫,白發人送黑發人的痛苦悲劇也由妻子游丙蓮一人承擔。
“我哭丙蓮,我哭你為我養育了一個好女兒,受人尊敬。她中年喪丈夫,受人欺凌,艱苦奮斗,不愧賢能,終能克服重重困難使六個兒女得以長成。更可貴的是她幫助你操持家務,常在你左右,使你這孤苦鄰丁之人得到安慰,使我這天涯海角之人得到安心?,F在使你形影相依的女兒,失掉慈愛的母親?!?/p>
游丙蓮是一個偉大的女性,也是一個善良的母親。想到家庭和愛妻,吳玉章充滿自責和內疾,他在祭文中寫到:“我本是一個革命家庭,我二哥因為倒袁世凱的二次革命失敗,悲憤自縊而犧牲;我大哥因為大革命失敗,貧困殘廢而犧牲;我侄鳴和因為土地革命而犧牲。這種種不幸,猶賴你能安慰寡嫂,團結侄輩,使家庭和順,生齒繁榮。你待人忠厚,作事謹慎,使親友稱譽,得到人人的歡心。你不愧為賢妻良母的典型?!?/p>
1945年12月,吳玉章跟隨以周恩來為首的中共代表團到重慶,參加政治協商會議。并在國民黨政府“還都”南京、中共代表團也要遷移時,黨中央決定成立四川省委,并任命吳玉章為省委書記。為爭取中共四川省委的合法地位,吳玉章多方活動,與國民黨政府進行了艱苦斗爭。1946年6月,當他得知愛妻病重時,只得讓兒媳代為回家照料。
“今年六月我聞你病重,本想率兒媳及孫女輩回家一省,使一家人得以團圓,以安慰你多年的渴望之心卻因我公務羈身,環境所迫,不能如愿而行,只得命陵兒買藥歸來,尋醫治病,后聞勢平穩,方以為安心調養,必能獲得康寧,不幸噩耗傳來,你竟舍我而長逝,能不痛心!親愛的丙蓮,我們永別了!我不敢哭,我不能哭,我不愿哭,因為我中華民族優秀兒女犧牲得太多了!哭不能了事,哭無益于事。還因為我們雖然戰勝了日寇和法西斯蒂,而今天我們又受新的帝國主義和新的法西斯的壓迫更甚;國權喪失,外貨充斥,工商倒閉,民不聊生;內戰烽火遍地,滿目瘡痍,我何敢以兒女私情,松懈我救國救民的神圣責任,我只有以不屈不撓,再接再厲之精神,團結我千百萬優秀兒女,打倒新的帝國主義、新的法西斯蒂,建成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一和繁榮的新中國。丙蓮安息吧!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廣大的人民,以慰你在天之靈?!?/p>
吳老在新中國成立后,歷任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國務院文字改革委員會主任、全國教育工會主席。今天,我們緬懷吳老精神,讀讀吳老《哭吾妻游丙蓮》,以史明鏡,不得不讓每一個黨員干部,多多想想在各自的崗位上、在各自的家庭生活中、在各自遇到這樣和那樣的困難面前應該干點什么?怎么干?給后人留點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