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居里夫人有句名言,不管一個人取得多么值得驕傲的成就,都應該飲水思源,應當記住自己的老師為他的成長播下最初的種子。不是所有人都當過老師,卻幾乎所有人都曾是學生。正是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個人成長、國家繁榮、社會進步種下了希望之樹、開鑿了力量之源。新中國70年的發展繁榮,也應歸功于嘔心瀝血的教師隊伍辛勤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共產主義事業接班人,大家砥礪奮進,才取得了如今這樣的輝煌成就。
“木無本必枯,水無源必竭?!睙o論是個人還是社會,無論在平時還是在節日,“尊重教師”“感恩教師”都應成為時代的主題詞。每逢教師節,社會集體式感恩亦洶涌而來。筆者認為,感恩還需從換位思考、將心比心中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讓教師更有獲得感、真有“透心暖”,從而激勵他們誨人不倦,托舉美好未來。
送上一份最珍貴的感動——讓學生學會感恩。鮮花、短信、小禮物,甚至是一些“重謝”……很多家長為了能將這份節日心意送出去,可謂是千方百計、各顯神通。家長的謝意無可厚非,畢竟這是一種認可與感激。但謝意太重,已越“紅線”,令很多教師無奈和反感?!按盒Q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真正應該學會感恩的是學生。學生感恩,既照射出教育的道德光輝,也卸下了繁瑣的人情包袱,更讓教師內心得到深深鼓舞。這份感恩應多一些“綠意”和“低碳”,可以是只言片語的感謝,也可以是字里行間的祝福。但最珍貴的感恩,其實還在學生自身努力學習,用更優異的成績回報恩師那份兢兢業業。
送上一份最有心的關愛——讓教師普受溫暖。節日,不能沒有儀式感。一般每年各地都會通過會議表彰、集體活動等形式慶祝教師節,也設定了表彰一線優秀教師等“固定動作”,讓一些教師迎來了高光時刻、沐浴了組織關愛。但教師節是全體教師的節日,而不僅僅是部分優秀教師的節日;不僅是一線教師的節日,也是后勤服務、生活老師等所有教師的節日;不僅是在職老師的節日,也是退休教師的節日。表彰獎勵、一線慰問固然要有,這是一種激勵、鞭策與帶動,但也不要遺忘了更多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一線老師,乃至奉獻畢生年華的老教師。最有心的節日關愛,就是手捧每一顆在職或退休教師的心,即便是聊表問候,也是一種情感上的溫暖、心靈上的慰藉和組織上的銘記。
送上一份最真誠的重視——讓職業備受尊重?!皣鴮⑴d,必貴師而重傅?!苯處熓橇⒔讨?、興教之源,他們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未來,一個肩膀挑著民族的未來。事實上,教師心中最持久的溫暖,就是職業認同感、獲得感、榮譽感。期待各級政府能夠加大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改革力度,讓教師職業更有“含金量”;各級教育部門能夠進一步改善教學條件,著力破解困擾教師的各類難題,真心維護廣大教師權益;全社會能夠營造濃厚的尊師重教、感恩教師的氛圍,給予學校、教師更多理解與幫助。
讓教師更有獲得感、真有“透心暖”,就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進教師隊伍大顯身手、大展風采,從而培養出更優秀的人才,為國家繁榮昌盛、社會文明進步注入源源不斷的強大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