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嚴禁提前組織招生,變相“掐尖”選生源;嚴禁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不正當手段招攬生源。
教育部未雨綢繆及早印發針對今年秋季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規范性文件,對維護各中小學正常招生秩序和制止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惡性競爭搶奪生源,具有警示、引導與矯正作用。教育主管部門鄭重其事明文嚴禁,說明“不正當手段”招生已非新聞。無論是提前組織、變相“掐尖”選生源,還是以高額物質獎勵、虛假宣傳等招攬生源,所選所招攬對象,無非是那些高分數學生。這分明昭示了不少學校依然深陷應試教育抑或分數崇拜泥沼不能自拔。
人的一生需要接受多重考驗,也會經歷一場又一場“考試”??荚囀菍θ松鷼v練成色與效果的檢測,學生在校學習接受思想品德、身體素質、審美水平、文化成績等方面考試,亦是無可非議。然而,因為品德、體質、審美難以定量評價,又因為應試升學壓力尚未根本減輕,學校衡量學生成績,往往單一指向學科考試分數,而忽略其他;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評價學校教育教學成績,指標也無一例外定位于學生的學科分數。
學生文化或學科能夠考出高分成績,體現其識記與理解能力超出一般,這毋庸置疑。即便如此,高分也不代表各方面都出類拔萃,這在現實生活中已被屢屢證實,并已形成廣泛共識。還應該繼續厘清的是,學生考試分數與人的綜合素質是兩個概念,評價學生不能“眼里只有分數”,而應綜合全面評估,既要看到分數,也要看到個人品格、個性特長、待人處事能力等其他方面。以全面的眼光看待評價學生,是實施素質教育與“為了一切學生”的必然要求,學校責無旁貸。少數學校以不正當手段吸引高分考生報考,暴露出這些學校分數至上的觀念,也看出“分數崇拜”心理的根深蒂固。這不僅與素質教育精神背道而馳,也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格格不入。學校惡性搶奪生源,凸顯教育理念走偏?!捌狻闭猩鷷λ袑W生,不利于全體學生健康成長。走不出“分數崇拜”桎梏的學校,難以培養出意氣風發、自信樂觀的時代驕子,更無法造就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現代公民。
學校教育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校應該始終洋溢溫馨的人文情懷,不能散發污染心靈的市儈氣息。學校應彰顯文化自信,要以文化底蘊、學術魅力、師德風范感召吸引莘莘學子心向往之,而非以“江湖手段”“叢林伎倆”收買籠絡人心。學校更該秉持“風物長宜放眼量”,以發展眼光看學生,不以一時短長論英雄,應對所有生源一視同仁,絕不能按分數高低排座次而厚此薄彼。
愛因斯坦曾說,“我確實相信:在我們的教育中,往往只是為實用和實際的目的,過分強調單純智育的態度,已經直接導致對倫理教育的損害?!泵鎸W校依然可能采用不正當手段爭奪生源的現實語境,大師話語仍有振聾發聵的意義。只有繼承弘揚“有教無類”先賢教育思想,面向所有學生因材施教,才能讓教育公平的溫暖陽光,普照到每一位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