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拿走了你少年時代的理想
佟向風

    最近,好友給我講了一番頗為有趣的職場理論。他說,在職場,其他人都只是領導的手和腳,你不需要有意識有思想有主張,你所有的能力都只需用來貫徹執行領導的意識思想主張。作此番總結時,他頗有一種洋洋自得的勁。好友之前頗具個性,工作上因觀點主張不合屢屢與上司唇齒相爭,好在其極富創造力,經手項目別出心裁,也都取得了較好的效益,所以稱得上寬厚的上司也待其寬厚,他也樂得個性如常。但一年前調來了新上級,這位可不是容人的主兒,容不得異見,幾個回合下來,就把多年我行我素的好友給降服了。不僅如此,本就聰明的他,因其職場心態的轉變和職場理論的實踐運用,現在深得此任上級的信任。

  “手腳理論”聽上去頗為人頹廢,他不僅否定了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團隊合作,但仔細品味一下,又何嘗不是如此,只是好友把說得露骨一點而已。我們把“不在其位不謀其職”的說法拋開去,產生這種現狀的原因恐怕逃不脫“官本位”文化語境的影響?!肮俦疚弧薄怨贋橘F,以官為尊,其實就是以“權”為貴,以“權”為尊。人們求官,是因為權;人們嫉妒官,是因為沒有權?!肮俦疚弧笔菐浊甑姆饨ㄟz留是糟粕,聽說哪怕在監獄里,已經淪為階下囚的原官員們坐下來吃飯也是按原官職排座次的。在《水滸傳》里,哪怕各路好漢都已是全國通緝犯或是成為朝廷的對立面,大家還是以稱呼對方為官為吏時的官職為尊。這種牢固的文化傳襲像是無法撼動無法根除,不能像婚姻制度一樣,以法律的名義制約它。思想文化層面上的東西只能從思想文化上慢慢地抹慢慢地擦。但我們真的要世世代代做“權威”下的奴隸嗎?真沒有可能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嗎?真的沒有一個可以說“不”的環境嗎?這恐怕還得從教育入手。

  有一天和兒子進行睡前對話,這時不論是氛圍還是人的心態都很平和,這時的兒子也最坦誠、最容易說心里話。這次談的是人生理想,12歲的他說,他的人生理想是過一種自在的生活。這個理想對我來說很新鮮,因為我們成人眼中的理想都是醫生、律師、工程師甚至科學家之類的社會角色,沒想到他卻從人生狀態的角度解釋理想,這引起了我的興趣,為什么他會把“自在”做為自己的人生理想。   

  后來我得知這個理想源起于在學期結束前,學校給每位學生下發的對任課老師的意見表。學生對老師的感受當然是千人千解有好有壞,一向以學業為重過得有些壓抑的學生把這當成了一吐為快的趣事,但最后他們的意見表是這樣填的,全體同學填寫標準答案,為每位老師都填上“很好”“沒有意見”“滿意”等正面的評價,而且要求全部都要署名;另一件事是關于取消體育課。因為期小升初,每周三次的體育課全部被語、數、外三門主課替換。兒子說原來老師取消體育課,還會給他們一個理由,但現在根本不需要理由,取消就是取消。這兩件事,他們都沒有反抗,甚至表面上的沉默冷反抗都沒有,有的只是內心吶喊。我說那你們為何不爭取,說出自己的想法。他說,現在雖然沒有體罰,但有的老師會在同學中丑化你孤立你,所以他們只有像小綿羊一樣順從。

  他們沒有“反抗”的可能不只這兩件事,應該還有很多,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多到這些孩子早就成了習慣,習慣成了自然,成了自然也就不以為然,又何談反抗呢。也就是這次談到人生理想這個話題,要不然,估計我也聽不到這兩件事。孩子的這件事跟我好友講的理論不謀而合,不需要你有什么想法,只要執行“上司”的想法。

  我一向都比較重視孩子的獨立思想獨立判斷能力的培養,會把讀到的故事、聽到的新聞和他一起分析,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就是不希望他人云亦云盲目跟從。但獨立的思想和行為一向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個代價可能是被稱作“怪人”、被看作“十三點”、被孤立,尤其是幼小的孩子更是不能承受這樣的冷暴力,所以他們只能自然地選擇去異存同。在這樣從小到大的“權威”教育中,家長對孩子能夠擁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還能抱多大希望呢?家長盡力往相反的方向拉,相比老師的權威教育又能有多大作用呢?

  如今對自由的最通俗的解釋是,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什么就可以不干什么。今天,孩子會把“過一種自在的生活”作為成人后一種理想,更讓人擔心的是,它也許永遠只會成為一種理想。

分享到: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并不代表中國文明網立場。如有轉載,請標明文章來源。
熱度
更多>>
  1. 價值的尺度
  2. “圖靈的困境”
  3. 孔子 優雅的資深“吃貨”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