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鬧元宵,紅紅火火過大年。濃濃的年味還未褪去,元宵節的燈火又將新春的喜悅推向新的高潮。元宵佳節,銅陵文明網開展了“#花樣鬧元宵 文明唱主角#”網絡文明傳播活動,引導網友曬出特色元宵民俗,展現出銅陵移風易俗的嶄新面貌?;顒由暇€以來,網友熱情參與,他們踴躍上傳精美圖片、視頻,分享自己的幸福感受,營造出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
太美了!古鎮燈會文化年味濃
元宵前夕,以“尋找記憶中的年味”為主題的2019首屆中國·犁橋大型燈會在銅陵西聯鎮明塘文化藝術村犁橋老街舉辦。很多網友前去參觀游玩,留下了關于元宵節最美的記憶。
看燈會、游古鎮、尋年味……銅陵元宵佳節歡樂多
@麥子atangguo:千余名游客齊聚于燈會,大家共同感受燈光“點亮元宵節”帶來的獨特魅力。從西聯鎮出發,一路行至犁橋水鎮,整個犁橋老街被萬千盞燈籠照得通亮。真是美輪美奐!
@唐云29053:賞花燈,猜燈謎,吃湯圓……在古鎮,我們一起動手制作了一盞盞喜慶吉祥的燈籠,一起體驗著濃濃的民俗文化,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快樂。
@錢珊珊:做糖畫、捏面人、炸苞米,這次燈會有以前好多小時候吃的玩意兒,本以為再也找不到了,沒想到出現在這兒。過年期間沒時間過來,趁著元宵,感受燈會的氛圍。
嗨起來!花樣民俗歡喜鬧元宵
做粑粑、吃湯圓、唱大戲、舞龍燈……網友線下歡喜鬧元宵,線上互動齊分享,將這個元宵節過得有滋有味。
掛燈籠、猜燈謎、吃元宵……元宵佳節歡樂多
@Y一抹暖陽:元宵節在銅陵有個特別的稱呼,那就是送年。每年除夕晚上,人們都會守歲到凌晨,迎接新年的到來。直到過了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真正結束。人們會在這一天舉辦豐富的送年活動,這一天就被定為送年日。尤其是大通古鎮,每年的正月十五“送年日”這天,都會舉辦長街宴,家家戶戶自發地把桌椅擺到門口,燒制一桌最拿手的菜肴,門前掛起鞭炮,全鎮家家戶戶齊發動,鞭炮齊鳴,長街宴開始,滿街走訪,互相敬酒,互送祝福。
@嘉大寶矣呲me:元宵節我們這家家戶戶忙著制作湯圓,還制作粑粑。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也會互相贈送。這些或用鮮米粉或用糯米粉,包著各種餡的圓型餅餅,也是銅陵人過元宵節的一大特色。
@冰之魘0526:在銅陵千年古鎮郊區大通鎮,每年過年,附近的村民都會自發組織舞龍燈表演,祈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獨具特色的舞龍燈表演,真為元宵節增色不少。
點個贊!移風易俗文明唱主角
近年來,銅陵大力推進移風易俗,為城鄉發展帶來新面貌、新氣象。文明過節已成為“主色調”,網友用鏡頭記錄下節日里的可喜變化。
文明婚禮、禁燃禁放、勤儉節約……移風易俗成為佳節主色調
@陶軍0801:這幾天咱們鄉有個新鮮事,新郎劉西兵與新娘羅玲都在貴州工作,今年他們回到家鄉舉辦婚禮。小兩口經過商量,并說服雙方家長同意,決定采用既環保又節約,而且不失浪漫的自行車迎親。當日自行車浪漫迎親隊伍所到之處,歡聲笑語不斷,這樣的婚禮辦起來不僅文明還有意義,為他們點贊!
@安銅辦陳群:現在走在鄉村的路上,家風家訓文化墻隨處可見。我認為這些宣傳標語精美、大氣,不但使整個鄉村文化氛圍大為轉變,而且我們的環境也越來越好了。在賞心悅目的同時還能受到啟發,這個做法我覺得太好了。
@瑤湖隔壁風景:樅陽縣義津鎮增豐村有個家宴堂,在這里辦酒席不鋪張、不浪費,節約又文明。如今在農村,各式各樣的婚禮形式已被年輕人采用,創意、環保、簡約已經成為舉辦婚禮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拒絕高額彩禮、反對攀比之風、倡導移風易俗、以文明風尚潤澤家鄉……這些都是年輕人生活理念和生活態度的轉變,也是文明創建向鄉鎮農村的延伸。
@文明郊區:銅陵鄉村的很多“文化墻”都是村民自己創作的,具有本地特色、貼近本地生活。它們的出現不僅讓農村變美了,也讓村民維護“家門口”環境的責任心更強了,更讓農民變得富有了。
@你若想哭就要笑:這幾年過年我最直觀的感受是,自禁放令實施以來,春節沒了噼里啪啦的鞭炮聲,也沒有了滿地難清理的鞭炮屑,更聞不到刺鼻的硝煙味,但是家人過年仍會在一起幸??鞓返牧奶炀蹠?,年味、親情味兒不曾減少。
在傳承節日民俗中,我們展示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在感受移風易俗變化中,我們感悟文明過節的深刻內涵。元宵節,是對喜慶年味的完美收場,也是創造幸福生活的開始。歡聚過后,讓我們各自為夢想開始新的征程,繼續奮斗!
-
(2019-02-19)
-
(2019-02-19)
-
(2019-02-19)
-
(2019-02-19)
-
(2019-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