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青年”雷鋒抒寫小說、詩歌 雷鋒曾是個懷揣著作家夢的“文藝青年”。該書中不僅收錄了雷鋒生前所寫的一些日記、手稿,還收錄了他創作的多篇詩歌和散文。1958年,雷鋒18歲的時候,已經寫下了2篇小說、5篇散文和9篇詩歌??上У氖?,雷鋒的人生短暫,沒能圓“作家夢”,但他的確扎扎實實地朝這個方向努力過。 他18歲時寫的散文《茵茵》已很見寫作技巧,后來的短文《我學會開拖拉機了》更被報社編輯認為“很有靈氣”,文章發表后,雷鋒開始寫家史,雖然沒有最后完成,但已寫了兩萬多字。 師永剛說,他的生命太短暫了,終沒有成為作家,但他以自己的行為傳播了一種“美”,成為世界唯一的“雷鋒”。 全世界知名度最高士兵的秘密 該書還重點探討了這個一米五幾、22歲的小伙子是如何成長為全世界知名度最高的士兵的秘密,認為雷鋒在當時就已擁有了現代流行的“成功學秘笈”。 雷鋒曾經說:“斗爭最艱苦的時候,也就是勝利即將來到的時候,可也是最容易動搖的時候。因此,對每個人來說,這是個考驗的關口。經得起考驗,順利的通過這一關,那就成了光榮的革命戰士;經不起考驗,通不過這一關,那就要成為可恥的逃兵?!?/p> 雷鋒當年的語錄與時下那些“成功學大師”所講的如出一轍,大都強調意志、理念、自我暗示和激勵,然后把這種意志轉化成計劃和行動。所不同的是,“成功”在雷鋒那里是“光榮的革命戰士”,在當下的成功學里是“財富”。 從《雷鋒》一書中,我們可以發現雷鋒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很早就確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小學畢業那天,面對全校師生,他走上講臺熱情宣布,他人生的三大目標是:當個好農民、當個好工人、當個好士兵。此后6年的時間里,雷鋒始終圍繞著自己的目標,不懈追求,而這些理想也逐一化作現實。 雷鋒在農場開拖拉機的時候,每個月可以拿到32元錢;剛到鞍鋼做學徒時,每月可以拿到22元錢;參軍后,每月可以拿到6元戰士津貼。從收入看,雷鋒的每次“跳槽”都是在貶值。但雷鋒看重的是自己的追求、目標、成長,是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 一位職場研究者稱,雷鋒以短短22年的人生長度就做了四份有意義且目標明確的工作,他的職場經歷對當下在職場生涯中目標不太明確的年輕人有著非常好的借鑒作用。(作者 任麗娜)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鄧小平外交活動中的幽默機智 與菲律賓總統"認親"
已是最后一篇
-
鄧小平外交活動中的幽默機智 與菲律賓總統"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