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杜近芳回憶新中國早期文化交流往事 《白蛇傳》劇組與時任文化部副部長錢俊瑞合影 《白蛇傳》劇照 2011年10月,由文化部黨組書記、部長蔡武題寫書名,黨組副書記、副部長趙少華主編的《金色記憶——新中國早期文化交流口述記錄》一書,完成了設計和排版工作,就要進入出版和印刷流程了。一年多以來因病一直未能接受采訪的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杜近芳,在經歷了長久的病痛折磨、病體初愈之后,也終于可以在家中接受采訪了。記者于10月20日和21日連續兩天到訪杜近芳老師的北京家中,聆聽她認真地講述其所親歷的新中國早期文化交流的生動往事。杜近芳也因此成為收錄進《金色記憶》一書的最后一位口述回憶人。 從參加抗美援朝的慰問演出,到1955年、1956年、1957年、1960年、1964年出國演出,杜近芳親歷了新中國早期對外文化交流的諸多精彩時刻。1955年,她隨中國藝術團訪問了法國、英國、意大利、瑞士、荷蘭、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匈牙利歐洲八國;1956年,又赴智利、烏拉圭、巴西、阿根廷等南美洲國家演出;1957年,參加在莫斯科舉行的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以《拾玉鐲》、《嫦娥奔月》兩劇和清唱《金水橋》獲得兩枚金質獎章和一枚銀質獎章;1960年,參加了第九屆美洲國際戲劇節,到加拿大、委內瑞拉、古巴等國演出;1964年,為了慶祝中法建交,應戴高樂總統的邀請,再訪法國和比利時等國。作為歷次出國演出藝術團的主演,杜近芳為京劇藝術的海外傳播與弘揚做出了重要貢獻。這個從舊社會走來、深受海外觀眾喜愛的京劇藝術家,在海外用自己出色的藝術表現,為新中國藝術家贏得了掌聲和榮譽。 京劇《白蛇傳》曾有海外版 提起新中國早期文化交流的往事,杜近芳最難忘的人是周恩來總理。她第一次見到周總理是1951年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周總理鼓勵19歲的杜近芳好好讀書,虛心向老前輩藝術家學習;第二次見到周總理是1952年在北京老長安戲院,杜近芳一個人連唱了3個小時的《金·斷·雷》,觀眾叫好連連。當又餓又渴又累的她回到后臺,從兜里掏出一個燒餅,四處轉悠著找水,想就著一口水把堅硬的燒餅吃下去的時候,突然看見一大群人涌入后臺,心里一陣緊張的她以為自己唱砸了鍋,觀眾來提意見了——這在舊社會可是習以為常的事情呀!但定睛一看,是周總理來了!看見周總理向自己走來,她的心情變得忐忑而激動。 周總理問杜近芳:“你的戲唱得蠻有力氣呀!這個戲跟誰學的?為什么不唱《金缽記》?” 杜近芳回答說:“那是小科班才演的應節小戲,我可不演那種戲,我要唱大戲?!敝芸偫硇χf:“那你就跟田漢老說說,給你寫個大戲唱嘛?!?杜近芳說:“我覺得大戲不應該叫《金缽記》,費那么大的力氣唱法海,真沒勁?!敝芸偫硐肓似?,說:“那就讓田漢老寫一個新的《白蛇傳》吧?!倍沤几吲d極了,說能夠好好唱唱白蛇仙子真是太好了! 1952年,杜近芳和一批文藝工作者作為第二批祖國慰問團奔赴朝鮮慰問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為志愿軍和朝鮮觀眾演出了一個多月,經歷了炮火硝煙的洗禮。她說,那時候,去朝鮮慰問演出可不是單純去演出,而是去戰斗,需要隨時準備付出鮮血和生命的代價。她清楚地記得,1951年4月,我國組織第一批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天津著名相聲演員常寶堃(藝名“小蘑菇”,相聲演員常寶華的親哥哥,常貴田的父親)和慰問團第二分團副團長廖亨祿、團員程樹堂三人不幸在美軍飛機的轟炸下壯烈犧牲?!靶∧⒐健钡人囆g家的犧牲,給杜近芳帶來很大的震動,使她抱著隨時準備流血犧牲的勇敢信念前往朝鮮。在當時國際反華勢力猖獗的困難形勢下,她懂得了文藝工作者肩負的國家使命和崇高責任。以后每次出國交流,她都抱著視死如歸的信念,當做是為了新中國的發展而投入的一次光榮戰斗。 |
- 上一篇:
已是第一篇
- 下一篇:
-
最早彩照 法國人眼中的百年前中國
已是最后一篇
-
最早彩照 法國人眼中的百年前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