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份結對任務書,開啟了一段段青春扶貧路——
“小朋友,你哪天過生日???”“我不知道,沒人給我過生日?!?/p>
2年前的這段對話,讓中交二航局一公司青年郭欣然鼻頭一酸,簽下一份幫扶結對任務書,從此踏上了青春扶貧路。600多天的堅持,她和山區孩子那份紙上的約定,也一點點變成生活中的美景。
10月16日,在團省委2018年扶貧日暨關愛留守兒童“雙結雙促”活動分享會上,一個個親歷者走上講臺,將全省5萬留守兒童和7萬青年志愿者的暖心故事,娓娓道來——
用“心”開始,當好引路人支持者
唐啟榮,鶴峰縣茶園小學四年級學生,今年10歲。
趙欣,湖北交投集團有限公司機關團支部書記,唐啟榮的結對幫扶志愿者。
2017年元旦,趙欣在云霧繚繞的山路上一路顛簸到茶元小學后,一眼看到了個頭不高、十分靦腆的唐啟榮。老師介紹,小姑娘自幼父母離異,母親出走,爸爸常年在外務工收入甚微,平時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班?,就是她了!”臨走前,趙欣送給她一個書包以及全套文具用品,并留下了聯系方式。
2年間不間斷的看望和交流,讓性格內向的唐啟榮漸漸變成了陽光女孩,學習成績一直保持全班第一名?!捌鋵嵣絽^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一次兩次送慰問金,而是要讓他們真實感受到,我們是在用一顆真誠的心與他們交流,為他們打開通往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戶,潛移默化的引導和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做他們背后堅強的鼓勵者和支持者!”趙欣表示,在省交投集團,結對幫扶暖心小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呵護成長,就是山間最美的風景
“原來長城真的跟書上講的一樣,臥在高高的山上,那么長!”
這是華中農業大學本禹志愿服務隊隊長李昂帶著他的幫扶對象小水登上長城那一刻,小水發出的感慨。
2013年起至今,本禹志愿服務隊共派遣6批25名研究生志愿者接力到建始縣官店鎮摩峰中心小學支教。冬天的山里特別寒冷,志愿者見到家庭貧困的孩子鞋濕了,就給他泡腳,抹凍瘡膏,送上一雙新棉鞋;見到孩子們思念在外打工的父母,便設立親情小屋,讓孩子們通過網絡跟爸媽說說話。
學生王芳芳在日記中寫到:我會記得那一個個踢開被角的凌晨,是老師們給我們掖上被角;我會記得那數不清的停電的夜晚,是老師們為我們打著手電筒照亮……
志愿者們通過匯聚社會愛心資源,成立“水滴助學金”,對品學兼優、家境困難的留守兒童實施“一對一”幫扶,同時為學校修建了思源泉水庫、教學樓、宿舍樓、操場等基礎設施。
回顧結對幫扶的青春歲月,李昂深情地說:“這里的冬天異常寒冷潮濕,可青春的日子里,苦中也散發著醉人的香,奉獻中也有沁心的甜。呵護孩子們成長,便是那山間最美的風景?!?/p>
常態化陪伴,給孩子們穩穩的幸福
“哥哥姐姐,你們來了又走,是真的愛我們嗎?”
在結對幫扶第一次活動上,蘄春縣彭思鎮茅山中心小學學生小慧的一句話,刺痛了中建三局志愿服務隊志愿者張華的心。
對本就有心理隱患的留守兒童來說,忽強忽弱、忽有忽無的關愛,很難保證不會造成二次傷害。為此,中建三局志愿者在一對一結對幫扶的同時,還增加了“四季行動”,每季度以面對面的方式解決留守兒童的實際困難并定期實現他們的“微心愿”。
去年,張華將第一個“微心愿”禮物——一個兔子把柄的跳繩送給小慧。從下午到傍晚,她沒有再和其他小朋友說一句話,只是一個勁地跳繩。天黑了,老師讓小慧把跳繩收起來,不料這個靦腆的小姑娘竟嚎啕大哭?!俺B化陪伴,守護留守兒童的夢想,才能讓他們在流動時代也擁有穩穩的幸福?!睆埲A表示,通過2年持續交流,小慧已變得落落大方、自信開朗。
除一對一建檔幫扶外,中建三局志愿服務隊還為留守兒童開設防性侵教育“女童保護”公開課,至今已服務2000多名留守兒童。
2016年以來,團省委圍繞生產扶貧、教育扶貧、人才扶貧、公益扶貧等領域,組織實施了“揚帆計劃”“希望家園”“十九助貧困大學生”“博士服務團”等一系列幫扶項目,建設“希望家園”1357個,累計籌集社會資金1.7億元,建成希望小學37所,資助貧困家庭學生16300余人。(記者 彭小萍 通訊員 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