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的杭州“美德少年”俞果再獲殊榮。當選首批10名全國“新時代好少年”,也是浙江省唯一的入選者。
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中國關工委聯合發布的“新時代好少年”,是近年來涌現的先進典型,他們立志向、有夢想,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從小“扣好人生第一??圩印?,為廣大未成年人樹立了學習榜樣。
俞果是杭州諸多“美德少年”中的一員。作為全國文明城市,近年來杭州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上一直走在全國前列,涌現出一大批像俞果一樣的新時代好少年,成為獨特韻味別樣精彩的杭城又一道“最美風景”。
首創“杭州模式”:“課堂”“俱樂部”里拓展成長空間
早在2005年,杭州就率先以培養時代新人為目標,由市文明辦等單位牽頭開展了“美德少年”評選活動,并不斷創新優化評選機制。每年,有600余所學校、近60萬中小學生參與,14年來共推選出132名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美德少年”。以此為平臺,還推出了“文明校園”“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孝老愛親”“向國旗敬禮”等一系列接地氣、有影響力的活動。
走出校園,同樣精彩。全力打造青少年學生第二課堂行動計劃和社區青少年俱樂部建設系列德育陣地特色品牌,全面優化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良好環境。特別是杭州首創的“第二課堂”行動計劃,由黨委政府主導、財政經費補助、場館資源整合、學生免費參加的“杭州模式”,得到了中央文明委的充分肯定。2008年,杭州被授予首批“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2015年,杭州申報首批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球學習型城市,第二課堂建設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充分肯定和點贊。去年,教育部在杭州舉行的全國中小學黨建和德育工作會議上,第二課堂做法廣受好評。
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建成第二課堂基地109家,1638萬人次的中小學生走入第二課堂,655個社區建立了社區青少年俱樂部,主城區覆蓋率62%。今年,還將開展市級第二課堂基地星級評選,進一步激發第二課堂基地的活力。
實踐“美好教育”:圍繞“立德樹人”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美好生活從美好教育開始”。市教育局負責人說,黨的十八大以來,杭州教育圍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抓好頂層設計、制度建設和貫徹落實,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為學生美好成長服務,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進入新時代后,杭州通過課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動育人、實踐育人、管理育人、協同育人,努力推進“美好成長之旅”育人體系在學校文化、課堂教學、校園生活、校外教育、教師隊伍等領域的有效落實,一系列有創新、有實效、普惠性的育人工程帶來了讓人驚喜的疊加效應。
“美麗學?!苯ㄔO,重點圍繞美麗校園創建、美麗課堂構筑、美麗班級建設、美麗教師培養和美麗學生培育等“五美”工程,引領學校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目前已認定首批49所“美麗學?!焙?7個“美麗學?!敝攸c項目;“杭州市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建設,對班主任工作實踐中的重點、熱點、難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不斷提升教師育人能力,首批50個工作室兩年內開了120多節展示課、組織了100多場專題活動和260多場專題講座;已建立的119個“名師鄉村工作室”,將名師資源帶到鄉村,惠及杭州鄉鎮百余所學校、萬余名教師、十萬余名學生;杭城各區、縣(市)每年組織舉辦本區域中小學生科技各項比賽活動,近85%的學校組隊參加全市科技節各項活動,參賽人數達90萬人次,通過競賽真正面向全市學生進行科普,全面提升中小學生科學素養。
引領“時代風尚”:“最美現象”的道德熏陶和精神塑造
“最美媽媽”“最美司機”“最美爸爸”……近年來,杭州“最美現象”層出不窮,平民英雄讓杭州成為一座最有愛的城市,也為實現“中國夢”增添了強大的道德力量。截至目前,杭州先后涌現了7名全國道德模范、13名省道德模范和130多名市道德模范。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最美現象”成為杭州的文化土壤和城市基因,最美精神亦深刻影響著900多萬杭州市民,見義勇為、樂善好施、勇于創新、敢于拼搏等向上向美的精神和品格,更是凝煉成新時代杭州人身上的閃亮符號。
而生活在這片水土上的未成年人,時刻汲取著最寶貴的精神“營養”,對“美”有敬重,對“美”有向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近年來,杭州圍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我們的價值觀”和“最美杭州人”等主題實踐活動,深入培育打造“最美現象”精神文化品牌,以“時間上長效化、空間上全覆蓋”為總指導原則,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一步擦亮“最美現象”金字招牌,在全社會營造“好人有好報”和“禮敬最美人物”的時代風尚?!白蠲馈本褚牍竦赖聦嵺`,“鄰居節”“公民愛心日”“禮讓斑馬線”等群眾性實踐品牌活動深入人心。
可以預見的是學校、家庭、社會同頻共振,共建育人、合力育人,像俞果這樣的新時代好少年會不斷涌現,并在杭城“最美”沃土上,成才成林,茁壯成長。(記者 王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