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沂源縣南魯山鎮陳家山村的農民在采收成熟的谷子(2011年9月19日攝)。201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57121萬噸(11424億斤),比2010年增產2473萬噸(495億斤),增長4.5%,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八連增”。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統籌兼顧各項事業,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罚箽q的周懷瑚從中南大學畢業后留校,在長沙一住就是60年。
“與10年前相比,中南大學和周邊這片城區人口、建筑物多了好多倍?!敝軕押髡f,白鷺翱翔江面、淺灘覓食的景致,在消失多年后重現。如今環境治理讓人“看得見摸得著”。
“近年來,長沙重點在資源節約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城鄉統籌發展、宜居城市建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和實踐,力爭成為科學發展的先行樣板和‘兩型’社會建設的示范窗口?!遍L沙市市長張劍飛說。
長沙的探索,是10年來中國全面推進區域統籌發展的縮影。
從西部大開發到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從促進中部崛起到加快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穩步實施,形成了以“四大板塊”為主體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區域自我發展能力和區域間協調性日益增強,有力促進了中國經濟增長。
?。保澳陙?,中央在區域發展的“棋盤”上頻繁落子,加緊布局。
從天津濱海新區到成渝經濟區,從東部地區的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到中部地區的黃河三角洲、皖江城市帶、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再到西北、東北地區的關中-天水經濟區、遼寧沿海經濟帶,一個個區域規劃和相關指導性意見密集出臺。
為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2012年,我國財政將進一步優化轉移支付結構,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45101億元,增長13%。
發展改革委表示,縮小地區差別是今后5年的重要工作,涉及人與環境的協調、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經濟和社會等多個方面,有必要落實到一些更有實質意義的指標上,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人均收入、公共服務均等化等。
多輪驅動,協調推進。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統籌兼顧,科學發展:
——統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從加快社區建設,到加強社會管理創新,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從貫徹落實教育投入4%目標,到進一步健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從深入推進全民健身計劃,到啟動實施殘疾人康復和托養工程,在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同時,各項社會事業也獲得迅速發展。
——統籌城鄉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連續8年發布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出臺了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措施。10年來,糧食生產實現“八連增”,今年夏糧總產有望創歷史新高;在城市日新月異迅速發展的同時,飲水、電網、公路等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伴隨工作力度不斷加大,政策措施不斷完善,節能工作積極推進,僅2011年全國就推廣高效節能空調1600多萬臺、電機500多萬千瓦、節能燈1.6億只,各地節能降耗指標持續下降。生態環境保護得到加強,長江黃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天然林資源保護二期、京津風沙源治理、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小流域治理、防護林體系建設等重點工程繼續推進……
周懷瑚的手上,攥著一份和女兒共同撰寫的《向政府獻言》,很多涉及環境改善:嚴厲制止湘江等江河中存在的電魚、毒魚、炸魚行為;認真解決城市垃圾分類特別是電子垃圾、白色垃圾等回收處理問題……
“我的建議代表了普通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愿望?!敝軕押髡f,“我愿意在有生之年堅持關注、奔走下去?!?/p>
老人的愿望,不正是13億人的共同愿望嗎?(參與采寫記者:衛敏麗、顧瑞珍、蘇曉洲、王艷明、何欣榮、趙仁偉、李斌)
- 上一篇:
-
基層變遷:不斷變樣的裴寨村
已是第一篇
-
基層變遷:不斷變樣的裴寨村
- 下一篇:
-
三條主線編織衛生改革發展惠民之網
已是最后一篇
-
三條主線編織衛生改革發展惠民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