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漢尋親記 無奈之下走進法庭
近日,一位年屆七旬的老漢躊躇地走進了順義法院楊鎮法庭的門廳。觀望中,顫抖的身體和茫然的眼神立即引起了法庭干警的注意。接待的立案人員向其詢問來意,老漢放下手中提著的大袋行李,操著含糊不清的外地方言輕聲細語地講述。
老漢說他姓許,是河北省興隆人,家中子女均在京打工?,F其年老體弱,自身生活無人照料,只身來到順義,尋找其兒女安身度日。但經多處游走,至今未找到親屬,無奈之下,踱步走進楊鎮法庭,求告安身之法。
轉眼已到了中午下班時間,看著老漢言語不停的求告和茫然的神情,孟成庭長接過話茬,耐心地向其詢問子女的具體住所。但老漢對答含糊,一直也沒說出個究竟。后來,在老者攜帶的大袋行李中,法官發現了一個半舊的本子,并在翻閱中發現了一些抄錄的人名和電話號碼。在逐個撥打電話以查找親屬線索的過程中,經法官詢問,其中一個接電話的男子承認許某是其繼父,但了解許某的情況后,還未等法官說完,便放下一句:“讓他愛上哪兒上哪兒吧,他有好幾個兒子呢,我們負不了責?!闭f完,匆匆掛斷了電話。再次撥打之時,已然無人接聽。
這可怎么辦呢?法官們一邊繼續向老漢耐心詢問其他親屬的情況,一邊想著讓老漢得以安身的其它辦法。最終,從老漢的口中得到一條信息,他還有一個兒子在楊鎮小區居住,但不知道具體住址。
為了能及時讓老漢找到親屬,孟庭長和多名法官在三九天的嚴寒中,紛紛前往楊鎮居民區,根據老漢許某兒子的姓名逐一進行打聽。功夫不負有心人,法官們最終找到了其子的具體住址,說明了許某的情況,并叮囑子女應當盡贍養老人的法定義務。
當許老漢終于看到失散的親屬并得以安身時,不住地向法官們點頭稱謝。送別時,他流露出對人民法官熱心相助的感激之情。(作者:賈寧)
- 上一篇:
-
得寸進尺的不孝子:賣了母親的住房
已是第一篇
-
得寸進尺的不孝子:賣了母親的住房
- 下一篇:
已是最后一篇
責任編輯:王小偉
分享到: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