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春立代表談城市精神:冶"鐵"成"鋼"的"紅色熔爐"
主題訪談·城市精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鞍山市委書記谷春立——
1958年,18歲的湖南青年雷鋒來到鞍山,走進鞍鋼。一年半時間,被評為3次先進工作者、5次生產標兵、18次生產紅旗手。同一年年底,郭明義誕生在鞍山一個普通工人家庭。54年后,成為“當代雷鋒”。半個世紀時間,鞍山為什么相繼涌現出雷鋒和郭明義這兩個享譽全國的英雄人物?
“雷鋒、郭明義是鞍山眾多英模中的典型代表,是鞍山思想道德建設的一個縮影。其實,除了雷鋒、郭明義,我們還有孟泰、王崇倫、馮志國、白雪潔等眾多先進人物?!比珖舜蟠?、遼寧鞍山市委書記谷春立說,新中國成立以來,鞍山累計產生各級勞動模范10007人,其中全國勞動模范207人,省部級勞動模范2783人。
谷春立代表告訴記者,好人好事在鞍山很尋常。1994年,鞍山市軋鋼廠工程師白雪潔下班路上,看到一個壯漢揮刀追砍一名八九歲的男孩,她當即迎了上去,用自己的身體護住這個孩子,孩子得救了,她卻被砍掉了右手。
鞍山為什么英才輩出?谷春立代表說:“鞍山作為‘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具有產生英模人物的產業基礎和現代工業文化,培育了具有遠大理想、鋼鐵意志的工人階級隊伍。雷鋒、郭明義的先進事跡高度契合了廣大工人階級的價值追求,充分展示了工人階級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甘于奉獻的崇高品格?!?/p>
鞍山作家蘇蘭朵稱鞍山是建在寶藏上的城市,“她產的是鐵,奉獻的是鋼?!惫却毫⒋斫榻B,郭明義的先進事跡既傳承了老英雄孟泰“愛廠如家、艱苦奮斗”的精神,也體現了王崇倫“勇于革新、無私奉獻”的精神,更體現了雷鋒同志“一團火、一滴水、一顆釘”的無私奉獻精神。當寶藏從物質升華為精神,我們有理由對這座城市的未來心懷期待。(記者 畢玉才)
- 上一篇:
-
蔣建華: 征集“中國精神” 引領立人強國
已是第一篇
-
蔣建華: 征集“中國精神” 引領立人強國
- 下一篇:
-
聶震寧委員:把閱讀指數納入文明城市指標
已是最后一篇
-
聶震寧委員:把閱讀指數納入文明城市指標
責任編輯:桑小婷
分享到:
相關報道
在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