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光山縣:“產業樹”開出脫貧花兒
發表時間:2016-10-19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鄭州10月19電(記者孫志平 顧立林 甘泉)“房前屋后一畝茶,一塘肥魚一群鴨?!庇浾咴诤幽鲜」馍娇h文殊鄉方洼村采訪見到,農民將房前屋后的撂荒地、閑置水塘都利用起來,種茶樹、養麻鴨。如今村里“五步一茶園,十步一魚塘”,到處綠油油、水盈盈一派美好景象,成為貧困村脫貧路上的明亮色彩。

  河南光山縣屬大別山革命老區,是國家級貧困縣,目前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7萬多人。近年來當地注重培育層次豐富的“產業樹”,精準扶貧成效顯著。其中,既發展了一批如羽絨、油茶等規?;鲗Мa業,同時也圍繞農村房前屋后,發展一批適合貧困戶參與的小微產業。

  秋雨濛濛,記者見到方洼村支部書記李信遠時,他正忙著帶領村民給村里的大塘修整護坡?!斑@個塘我們以前叫‘碟子塘’,現在叫‘碗塘’?!币娪浾卟唤?,老李笑著解釋道:“塘里以前淤泥多,水淺,好比一個碟子;駐村扶貧干部聯系水利部門,清淤泥、凈化水質,引導農民養魚養鴨增加收入。這不,‘碟子’就變成了‘碗’!”

  不要小看了一畝茶園一口塘,村支書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種植茶葉經濟效益高,一畝地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是糧食種植的好幾倍。魚塘除了養魚外,傳統飼養的淮南麻鴨是當地的土特產,不愁賣,如今連麻鴨蛋也已經開始由設在村部的“農村淘寶”進行網上銷售。

  “每個產業的發展都是從一粒種子開始,都有成為產業‘大樹’的無限可能?!惫馍娇h委書記劉勇說,產業扶貧要精準,既要善謀大事,也需從小處著手。目前,光山縣通過引導群眾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全縣發展茶葉24萬畝、油茶18.7萬畝,苗木花卉7.8萬畝,中藥材8萬畝。其中尤其是羽絨服裝產業、農村電商、油茶產業等已率先發展成產業“大樹”,在全國都具有一定影響力。劉勇說:“以茶油為例,一畝地100棵樹每年就是1萬元收益,正是有了這些產業支撐,到2017年全縣實現小康目標我們有信心?!?/p>

  光山縣精準扶貧的“產業樹”,概括起來就是以主導產業為“樹干”,以電商和專業合作社為“樹枝”,以貧困戶為“樹葉”,從而實現“大樹小樹連成林、枝繁葉茂富農民”的效果。

  產業扶貧既厚實了脫貧基礎,還激活了農村電商,帶動了專業合作社發展。依托豐富的產業基礎,目前全縣已開各類網店50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2015年,網銷產品百余種,收入超過20億元。僅去年雙“十一”期間羽絨服銷售就達72萬件。記者采訪中注意到,從事網絡銷售的還有不少是殘疾人、貧困戶。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產業鏈接貧困戶,喚醒他們的脫貧內生動力。有一定勞動能力的經過培訓后順利轉移就業。在寒羽尚羽絨服加工車間,45歲的梅榮賢正在縫紉機前忙個不停,前些年她丈夫因患癌癥去世,作為單親媽媽的她還要供養兩個孩子上學,屬于典型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俺現在憑手藝吃飯,每年有近3萬元收入,自力更生不求人?!彼f:“等兒女都大學畢業,日子一定會越來越好?!?/p>

  目前,光山縣有15萬人從事羽絨制品產業,年產值70多億元,為全縣貧困家庭提供了7000多個就業崗位。

  在槐店鄉河南聯興油茶公司的萬畝油茶林里,油茶樹沿著丘陵起伏、一望無際,油茶花、油茶果綴滿枝頭。51歲的程書柏冒著微微細雨一邊摘果,一邊告訴記者,他以前在油茶園打工每天有60元收入。為了把日子過得更好,今年他又專門從公司承包了200畝油茶園進行管護。盛果時節,他忙不過來還得雇人采摘,自己也從“貧困戶”變成了“小包工頭”。

  “扶貧先扶志,自力更生很重要。不然會適得其反,助長懶惰,出現‘蹲在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現象?!敝性霭鎮髅郊瘓F駐文殊鄉東岳村第一書記張煜結合一年的駐村經歷談到,只有因地制宜形成產業支撐,才能真正讓脫貧成效可持續;只有激活了農村的內生動力,才能為貧困村留下“永不撤退的工作隊”。

責任編輯:王 文宇
相關報道
国产百度云网曝门在线观看_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品_亚洲熟女www一区二区三区_俺去鲁久久综合性网